(資料圖片)
湖南省人大代表、民建省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李紅權教授。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潘錦 長沙報道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引發全社會持續關注。《意見》的重點是什么?有何意義?湖南在落實《意見》方面,可以著重多做些什么?帶著這些問題,紅網記者專訪了湖南省人大代表、民建省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李紅權教授。
李紅權認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
“兩個高”,一是體現了黨和國家一以貫之重視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定位;二是蘊涵了中央希望民營企業在未來的新征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
此次出臺的中央文件對于民營經濟的發展規劃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在多個角度系統回答了如何定位民營經濟、怎么發展民營經濟的問題,為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如何發展民營經濟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李紅權比較關注文件中的幾個重點和亮點:一是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二是出臺了多項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的具體措施;三是對人的關懷,明確提出要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具體到湖南,民營經濟占據湖南經濟的半壁江山,是支撐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中央文件精神和湖南實際,他建議,一是要進一步提振民營經濟的發展信心,給予民營經濟人士更多關心關愛,尊重并弘揚企業家精神,宣傳報道典型案例,提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二是破除身份限制,真正落實公平競爭精神,破除不合理的條條框框和準入限制,提倡法無禁止即可原則; 三是做好“放管服”,積極搭建企業走出去的平臺,助力民營企業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市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