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財經評論 >

天天觀點:預告|千金難買老來瘦?當心!這樣的“瘦”可能是一種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7日訊 我們都知道肥胖會帶來很多危害,首先可以導致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長期肥胖,體重過大,還可以導致骨關節的損傷,除此之外肥胖還跟很多的癌癥都相關,尤其是女性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所以有“千金難買老來瘦”之說。但如果老年人出現進行性消瘦,肌肉減少,不刻意減重的情況下,體重下降5%以上,伴有活動能力的下降,如走路變慢、不明原因跌倒等,這時候的瘦可能是一種病,叫做老年性肌少癥。

“肌少癥”,臨床上也將其稱為“骨骼肌衰老”或“少肌癥”,肌少癥是一種高齡相關的肌肉量減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軀體功能減退的老年綜合征。肌少癥是一種增齡性疾病,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80歲以上老人發病率高達50%以上。

乏力感是肌少癥最常見的最早出現的癥狀。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出現運動功能失調,自理能力下降,特別是跌倒、骨折、死亡風險大大增加,在我國,跌倒是 65 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因為肌少癥和骨質疏松相伴相生,因為缺少足夠的肌肉支撐,肌少癥患者往往是反復跌倒的高危人群。

那如何判斷家里老人是否存在肌少癥的情況?又該如何延緩這種疾病的發生呢?6月27日18:00,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健康山東》欄目邀請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老年醫學科盧笑暉主任為大家科普。

特邀專家:

盧笑暉,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老年醫學科/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博士后。

擅長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病以及內科疑難雜癥:冠心病、高血壓、心衰、腦梗塞、心臟神經癥、頭痛、失眠、健忘、老年癡呆、老年衰弱、老年多病共存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