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企業如何迎接挑戰?6月26日,在2023傳化集團供應鏈伙伴大會上,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與上下游供應鏈伙伴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資料圖】
“國際環境已經發生本質變化,建立在全球一體化基礎上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正被重構,”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徐冠巨認為,一方面要全面走向內涵式發展,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質量與效益,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具體到傳化集團的做法,一是堅持以科技為主軸,以綠色發展為發展方向。越是面臨挑戰,越要持續加大科技投入。2022年傳化集團科技投入同比增長77%,未來五年將持續保持科技投入年增長在50%以上。以科技為主軸打開傳化良好發展局面,傳化已經有稀土順丁橡膠柔性生產、無氟抗芯吸劑、“氯磷硅”循環、精草銨膦合成等一批應用技術、研發技術和產品,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或突破行業瓶頸,提升了企業在國際和國內的競爭力。公司堅持綠色發展,連續兩年對碳排放摸底溯源,出臺雙碳戰略指引與行動方案,成為省“低碳社區+減污降碳”雙試點創建單位。
二是堅定推進變革和數字化轉型。深刻理解變革與數字化的本質要求,全面推進業務模式數字化、業務運營數字化和經營管理數字化,以數字化轉型推動戰略重整、業務重構、組織重塑和流程再造。
三是堅持以人才為主體,讓員工和企業同命運共發展。深化構建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點燃員工的智慧,激發全體員工的熱情。
此外,要緊密團結供應鏈上下游的伙伴。形成命運共同體,共同提高供應鏈協同能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全球化發展;同時集中優質資源形成創新聯合體,圍繞卡脖子技術攻堅克難,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共同應對新趨勢帶來的長期挑戰。
傳化化學總裁屈亞平表示,作為傳化事業的啟航板塊,傳化化學主動尋找機會,立足“科技引領、全球化發展、低碳與可持續、變革與數字化轉型”四大領域,主動變革。
在科技引領上,傳化化學通過不斷夯實技術創新能力,攜手合作伙伴協同創新,攻克了多項行業“卡脖子”技術和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在全球化發展上,已逐步完成從產品全球化向生產基地、品牌、服務和能力全球化發展的進階,擁有海外本地化的人員、本地化的實驗基地以及本地化的倉儲物流,為客戶提供高效的全球供應鏈交付服務。
過去兩年,傳化化學對碳排放進行了全面摸底,率先編制了行業內企業雙碳行動方案報告,并重點推進產業鏈協同降碳行動、節能降碳增值行動和技術創新推進綠色低碳行動,助力客戶和價值鏈上下游企業綠色轉型。通過研發設計協同化、精益生產可視化、智能倉儲物流一體化及營銷服務管理精準化等,傳化化學為供應鏈伙伴提供更好的數字化服務。
會上,還同步舉行了傳化科創基金發布儀式。傳化科創基金首期規模20億元,未來目標規模100億元,基金重點關注并投資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先進制造、數字經濟五大方向。
該基金以傳化產業鏈、供應鏈為基礎,在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學等領域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傳化產業集群。未來,通過傳化科創基金的投資布局,協同推動傳化產業轉型升級,致力于打造成為標桿性產業投資基金,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