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的數字化轉型的目的,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大相徑庭。應該從需求出發,比如,庫存周轉有問題,或者產品質量追溯有問題,選擇行業內成熟的軟件使用。”彭林根表示。
彭林根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問問企業老板,“在企業的戰略發展中面臨著什么問題?”“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能否用當下的信息技術來解決?”“找到核心根源了,才可以為企業找到一條精準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彭林根認為。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張慶云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舉例而言,從企業規模大小的維度來看,如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只需要實現信息技術的單向運用,如實現財務、營銷等環節的數字化。但對于超百億元規模的大企業,則需要達到協同創新階段的較高水平,打通供應鏈上下游。” 張慶云根據多年經驗,給予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議。“當前,市場教育環節已經過去,企業對于是否進行數字化轉型早已形成必須轉的共識,從‘選修課’到‘必修課’。個人理解,企業切入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路徑,可以總結為從易到難、以點帶面、逐步迭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支持企業業務發展,到支撐企業管理和戰略,再到引領企業發展。”張慶云表示。 基于怎樣的情況,企業開始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的內涵很寬泛,但一家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很具體、很實際。 朱志昆結合他所在的安世半導體舉例,“數字化轉型一直在路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在我看來,2019年是安世半導體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開始從數字化向數智化跨越邁進。”朱志昆表示。 在這個“分水嶺”之前,企業最看重的是訂單的完成度,只要能實現產能的最大化并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即可。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指向產能。 “但在2019年之后,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必須思考如何精益求精,必須思考如何在不增加額外投資、不新增購買設備的前提下提升現有產能,從而倒逼企業進行更為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通過IT數字化協同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資源利用率,進而提高產能。這個階段,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指向降本增效。”朱志昆分析認為。 據悉,安世半導體通過這次數字化轉型,在不增加設備、人員的情況下,營收同步增加2%-3%,收獲頗豐。 彭林根分享了他服務的一家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節點事件。 “一家五金企業,終端客戶是消費電子市場。但是在消費電子市場處于存量發展的情況下,企業負責人籌謀轉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為該領域提供五金結構件。企業業務需求的重大變化,推動公司展開前期的市場調研。這成為該公司進行新一輪數字化轉型的背景。”彭林根表示。 風口之上的新能源汽車賽道,對零部件產品的要求更高,需要追溯到產品的原材料源頭供應,整條產品線都需要從進貨開始到最后出廠使用均有可追溯的功能。 “按客戶需求,重構原本已然成熟的生產線,成為這家公司數字化轉型,或者說,邁向更高一層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彭林根表示。 在轟轟烈烈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數字化轉型呈現共性的發展需求,但落地到不同行業、落地到某一家企業則展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 “企業數字化發展有4個重要階段:基礎應用階段、單向應用階段、系統集成階段和協同創新階段。如安世半導體正在從系統集成階段邁向協同創新階段。”張慶云認為。 三位資深人士還討論了chatGPT等熱點話題,認為,chatGPT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的代表。其實,在工業界,眾多軟件在人工智能領域均已有豐富實踐,比如,電動汽車的語音喚醒功能,企業大數據分析推動企業做出決策等,均是人工智能在企業的應用場景。來源:東莞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