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三年凈虧24億,優必選困在“漫長的季節”

優必選的技術成就和創收能力,顯得越發割裂。

2023年4月21日,被譽為“科技界的奧斯卡”的第三十六屆愛迪生發明獎正式揭曉,優必選憑智慧康養解決方案獲2023年愛迪生發明獎銅獎,這是中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企業首次在智慧康養領域獲此殊榮。


(資料圖)

作為中國領先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不只一次獲得行業權威機構的認可,此前也曾斬獲中國專利金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等獎項。

不過與技術優勢形成截然反差,優必選的商業模式遲遲沒有走通。數據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累計虧損24.03億元,且虧損逐年擴大。

在此背景下,優必選選擇沖擊IPO,顯然是希望靠人形機器人的宏大故事以及前沿的技術優勢吸引資本市場關注,但問題是,一家正常的商業企業,終究是要給投資者帶來商業回報的。如果不能及時探索出成熟的商業模式,即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優必選的股價或許也不會太理想。

老齡化加劇,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因出生率一直徘徊在低位,全球老齡化問題愈發明顯。任澤平團隊披露的研報顯示,預計 2057 年,中國 65 歲以上人口達 4.25 億人的峰值,占總人口的32.9%-37.6%。

圖源:澤平宏觀

由于時下的社會年齡結構成為了一場“零和游戲”,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最顯著問題,就是勞動力短缺以及平均勞動力成本上漲。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2030年,中國勞動人口將從989百萬人降低至963百萬人。這顯然會帶動平均勞動力成本上升。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2》披露,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6837元,比上年的97379元增加9458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2884元,比上年的57727元增加5157元??紤]到未來勞動力愈發短缺,平均勞動力成本漲幅將更加明顯。

面對人力資源越發短缺的問題,在技術成熟的背景下,企業開始以機器人的形式,將勞動力打造成生產資料,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種種挑戰。

事實上,政策端也已經開始鼓勵相關產業發展。2023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門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計劃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在此背景下,中國機器人市場已經有爆發式增長的跡象。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251億美元,2020-2024年CAGR約22%。

眾多入局者中,優必選先發優勢明顯,其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布局機器人業務,積累了眾多技術,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優必選擁有超150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750項,海外專利逾300項。這也使其在賽道中成為亮眼的存在,引起資本關注。據了解,2013-2022年,優必選總募資約47.9億元,背后的投資者不乏騰訊、啟明創投、鼎暉投資等一線資方。

也正因為機器人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優必選將自己定義為“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導者”,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希望讓自家的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邁向人機共存的社會”,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愈發凸顯。

優必選的骨感現實:止不住的虧損

與美好的愿景相悖,現階段,優必選深陷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

數據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凈虧損分別為7.07億元、9.18億元、7.78億元,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分別同比增長29.84%和28.17%,增速一直維持在30%左右。

在此背景下,為了平衡巨大的虧損,除了融資,優必選還大筆借債。2021-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分別向銀行貸款3.69億元、2.56億元,后一筆由優必選創始人兼CEO周劍擔保。在招股書中,優必選解釋稱,“依賴向本集團提供的銀行貸款為我們的業務運營提供資金”。

事實上,虧損背后,是優必選大手筆的研發投入,以為機器人業務積累前沿的技術。數據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研發費用分別為4.29億元、5.17億元、3.25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57.9%、63.3%、61.4%。

如果優必選的機器人可以“走進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那么自然可以覆蓋巨大的研發開支,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業績,但問題是,優必選嚴重依賴教育業務。

據公開信息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營收分別為6.12億元、4.62億元、3.58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82.7%、56.5%、67.7%,是當之無愧的營收支柱。

縱向對比可以發現,優必選的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營收飄忽不定,沒有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能。不過,即使優必選的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營收高速增長,也難以撐起“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導者”的故事。

這主要是因為教育機器人僅僅是垂直賽道的應用,門檻并不高,隨著入局的廠商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比如,近幾年小米、寒武紀智能、大疆創新均布局教育機器人業務。

另一方面,教育機器人垂直化應用的特征,也難以鍛煉出行走、多種感知、自適應等方面的能力,距離理想化的機器人落地場景,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此之外,因物流、消費級等機器人業務拓寬市場不力,優必選其實已經喪失了一定的成長性。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營收分別為7.40億元、8.17億元、5.29億元,增速逐漸減緩。

顯然,目前優必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其“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的理想,和產品只著重在教育領域應用的現實存在巨大落差。那么,優必選還能否走出當前的困境呢?

“漫長的季節”中 ,優必選如何走出困局?

其實不只優必選,目前業內的大部分機器人企業,均面臨技術實力領先于創收能力的困局。

以波士頓動力為例,其此前曾數次發布智能機器人演示視頻,視頻中的機器人不僅能跑能跳,還能用雙手拿取和拋擲物品,展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實力。但因連續虧損,波士頓動力分別于2013年、2017年、2020年三度易主,被Google X、軟銀、現代集團收購。

圖源:波士頓動力

以優必選、波士頓動力為代表的機器人企業連年虧損,與產品成本過高以及落地場景不清晰有直接的聯系。

官方資料顯示,日本本田ASIMO、波士頓動力Atlas的單臺成本分別為250萬美元、200萬美元。人形機器人如此高昂的成本,相較于勞動力還不具備價格優勢。

另一方面,盡管前沿的人形機器人在視頻中已經足夠驚艷,但面對復雜的現實,人形機器人可應用的場景仍較為有限。

以Pepper為例,其誕生于2014年,是一個會表達情緒的類人型機器人。軟銀希望讓Pepper走進千家萬戶,“提高人們的生活,促進人際關系”。

但事實上,受限于傳感器精度,Pepper連最基本的家務都難以完成,并且引以為傲的“讀取人類情感”能力,也只是基于預設命令的機械化應對。最終,Pepper于2021年7月草草停產。

優必選的產品其實也面臨類似的挑戰,Walker X固然可以實現復雜地形平穩行走,以及操控冰箱、咖啡機、吸塵器等家電,但相關產品的應用場景僅局限于春晚、冬奧等地,進行程序式的表演,并沒有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此背景下,優必選選擇一方面挖掘機器人垂直賽道的應用,另一方面繼續深耕技術。

數據顯示,2022年Q4,優必選營收同比增長40%以上,原因是教育、物流、定制以及掃地等機器人的收入增加所致。

從近年來掃地機器人的發展來看,優必選持續拓展垂直機器人賽道,確實能夠打開一定的增長空間。根據iRobot公告,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美國、德國、日本等)掃地機器人滲透率均低于 15%,預計2022-2026年主要國家復合增速在20%以上。國內市場由于起步較晚,滲透率水平遠低于歐美,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掃地機器人滲透率為5.6%,這意味著相關企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這種背景下,優必選將自己核心的機器人技術,應用于掃地機器人產品。比如,AiRROBO空氣蘿卜智能掃地機器人包括雷達、激光檢測及地毯檢測等技術,并融入了優必選的SLAM及自主技術等若干核心技術??紤]到專注于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可以撐起近300億元左右的市值,如果能在掃地機器人賽道取得一定的成績,優必選想必可以釋放一部分研發成本壓力。

拓寬業務面的同時,優必選也在持續深耕技術。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時,優必選明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研發能力,以增強核心技術、完善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并且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也將用于提升研發能力。

正如周劍所言,“人形機器人要真正進入家庭服務,至少還需要5-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當下的優必選仍處在機器人成本過高、落地場景不清晰的“漫長的季節”之中,若在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的基礎上,探索更多垂直場景的應用,即使未來一段時間仍不能擺脫虧損的問題,但隨著機器人逐漸達到商業化落地臨界點,積累眾多技術的優必選或許也會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作者:天宇

來源:松果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