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銀行崛起,上漲邏輯何在?銷售遇斷崖,巴菲特不看好,汽車行業還有機 速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5月9日,上午滬指突破3400點,網絡聲音一片是:牛市到來。下午A股輕微跳水,評論變成:牛市結束。回落原因是因為指數新高后的震蕩,實際上大盤問題不大,滬指依然是上升趨勢。金融股,特別是銀行股、券商股表現依然搶眼,事出反常必有妖,坊間各種猜測越來越多。昨天說過我的判斷,金融股是周期性股,影響周期股表現的主要因素必然是流動性,流動性改善如果不是政策上的,那么應該是外部資本流入的影響。銀行崛起是因為很多公司的股息率比債券高,可以把銀行股當成債券投,比如工行,每10股派3元,股價是5元,3/10/5*100%=6%,股息率基本等于房貸利率,把工行的股票當成債券投資也是有財務投資價值的。當然,從周期的角度,你也可以如是判定:實體經濟復蘇促使A股金融股進入上行周期,結論是一樣的,就是大金融可能會有一輪中期行情。

但對于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我依然保留看法,金融產業存在供大于求的狀況。尤其是線下金融,當前很多人都在講bank4,所謂無處不在的金融業,bank3是自助金融服務,比如ATM機轉變為更加智能的自助金融終端,能夠處理網點業務員的大部分業務。但這沒有解決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你還要去網點找終端。所以bank4就不用你去跑銀行,比如APP里面就有金融服務。所以嵌入式金融是金融業的大方向。如今金融機構都在和互聯網企業合作,互聯網企業在兜售的投資、信貸產品,背后金主就是傳統金融機構。金融業務線上化,不需要人工、網點、終端等,甚至不需要這么多銀行。中小銀行的業務量必然會越來越少。所以,金融業可以投資嗎?個人認為,從股息率的中期角度是值得的,但盡量不要長期投資傳統金融機構,因為金融業在收縮,因為整個金融行業都在被顛覆。雖然由于監管加強,線上顛覆線下金融的趨勢減緩,但相信人性是很懶的,大多數人是不愿意跑銀行網點,金碧輝煌的網點,過去是為了增強銀行的權威性,而如今是增加和消費者的距離感。你可以回憶回憶,多久沒去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即便你去了金融機構,想想這些所謂的業務是不是也都可以線上解決,金融機構只不過是在給用戶設置很多障礙以維持網點存活。所以,當銀行抱怨是支付寶搶了他們的生意的時候,如今是他們自己的業務都在主動擁抱互聯網和撤線下網點。

所以,我提到非銀行金融股,往往會說東方財富和同花順。為什么?因為這些工具的本質是讓你不出家門就能解決金融問題。所以,從長期上,我不看好金融股,但看好金融科技,當然,管理層可能不認可金融科技,至少不感冒。燃油車一季度銷售遭遇斷崖下滑,上汽和廣汽一季報利潤大幅下降。巴菲特股東大會上對汽車業投出反對票。比如巴菲特認為未來5-10年的汽車業存在不確定,比如巴菲特認為現在的汽車業龍頭未來未必是龍頭,比如芒格說不喜歡重資產企業。股東大會后,巴菲特又一次開始減持比亞迪,基本明確了,巴菲特不是不看好比亞迪,他不看好整個汽車產業,巴菲特并沒有將比亞迪看做是新能源企業,而是汽車企業。這也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投資風格,其重視能夠在行業中保持競爭優勢地位的企業。一家企業要是行業中的佼佼者還不夠,還要有護城河防止“攻守易勢”,防止其他企業后來居上。當前汽車業并沒有末路。按照我們一貫的態度,汽車股中聚焦新能源車的企業依然是蒸蒸日上,無須擔心。但的確,從全球看,福特、通用等汽車企業并沒有鞏固的行業地位。特斯拉和比亞迪顛覆了傳統汽車企業的市場,但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新的企業有能力取代特斯拉和比亞迪。

換句話說,我理解巴菲特在美國看到的情況,看到傳統汽車業的龍頭企業如今日薄西山,覺得汽車業沒有什么事是永恒的。尤其是現在美國經濟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巴菲特是美國人,其判斷基于其在美國的所見所聞。但我是中國人,我基于中國電動車替代汽油車的趨勢,鋰電池車勢不可擋的趨勢。且鋰電池車的核心競爭力是三電系統而不是發動機,而比亞迪在三電上依然有優勢。所以,我個人還是對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業的未來有信心。當然,我的觀點僅供參考。?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