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自主研發的“基于殘差網絡的高分遙感圖像地表信息智能提取軟件V1.0”“基于深度學習的高光譜遙感地物精細分類軟件V1.0”“基于機器學習方法的地表水質參數高光譜定量反演軟件V1.0”和“生態系統服務與生態價值集成計算工具V1.0”4項軟件近期獲得國家版權局著作權登記認證。
(資料圖)
基于殘差網絡的高分遙感圖像地表信息智能提取軟件V1.0:構建了注意力金字塔結構和細節增強模塊,以少量參數和極低計算復雜度為代價,能夠從國產高分遙感圖像中實現對地表覆蓋類型、建筑物、植被等信息的快速、準確提取。
基于深度學習的高光譜遙感地物精細分類軟件V1.0:能夠進行高光譜遙感地物的精細分類,為精準農業、環境監測、資源調查等領域提供了高效、準確的技術手段。
基于機器學習方法的地表水質參數高光譜定量反演軟件V1.0:集成了適合反演內陸湖泊水質參數的反演模型,提高了地表水質的反演精度與可靠性。
生態系統服務與生態價值集成計算工具V1.0:將生態系統服務與生態價值進行集成計算,可快速評估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和生態價值,為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提供了科學依據。
武漢地調中心
新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申報的“基于系統聚類法地下水化學分析軟件”和“一種水中微塑料的采集裝置”近日分別獲得由國家版權局授予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和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基于系統聚類法地下水化學分析軟件:針對舒卡列夫在小尺度分析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地下水化學系統聚類分析法,解決了分析過程中矩陣構造、相似程度表征、量綱差異處理、水化學成分聚合等難點,并實現了地下水化學數據交互式輸入、快速分析與成圖的目的。
一種水中微塑料的采集裝置:為解決傳統采集水中微塑料樣品過程中存在的采樣成本高、易造成樣品污染、難以分層采樣或水樣運輸困難等問題,研發了一種水中微塑料采集裝置及方法。使用該裝置可采集不同深度水中的微塑料,操作方便、經濟環保,采樣結果穩定可靠。
以上成果可有效服務于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支撐武漢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和世界濱水名城打造。
哈爾濱中心
遙感軟件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中國地質調查局哈爾濱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以下簡稱“哈爾濱中心”)編寫的遙感軟件(Auto Remote Sensing 1.0)近日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遙感軟件(Auto Remote Sensing 1.0):基于哈爾濱中心遙感信息服務需求編寫,具有3個功能模塊,可針對遙感影像原始灰度值、反射率以及數字高程模型,快速高效實現線性拉伸、主成分分析、地貌劃分以及多種地面溫度、植被指數、水體指數、建筑指數、鹽分指數的計算,極大提高了遙感信息的定量化提取效率。
供稿單位:南京地調中心、武漢地調中心、哈爾濱中心
作者:宗樂麗 王芳婷? 陳 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