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財經評論 >

每日消息!一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被曝正在清盤:成立僅19個月,創始人分道揚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再次傳來壞消息: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擎天智卡被曝正在清盤。

擎天智卡的倒下看似突然,其實有跡可循:


(相關資料圖)

在本月初,就有媒體報道擎天智卡CTO孫又晗已經離職,只是擎天智卡一直都未官宣此事。

另外,在擎天智卡官網上的“公司發展歷程”一欄中仍然掛著今年1月與葦渡科技達成合作的消息。但據鈦媒體App得到的消息,葦渡科技早前已終止了和擎天智卡的合作。

擎天智卡是誰?

說到擎天智卡,就不得不提小馬智行。

原因在于,擎天智卡的兩位聯合創始人潘震皓和孫又晗均出自小馬智行。一個是原小馬智行卡車業務小馬智卡的CTO,一個之前是小馬智卡美國團隊規劃控制負責人。

兩人與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樓天城都是清華計算機系的校友,在加入小馬智行之前,潘震皓曾在谷歌工作,于2017年加入小馬智行,曾負責過小馬智行在舊金山灣區的路測項目。

孫又晗則晚兩年加入。

2020年底,小馬智行在原有卡車業務的基礎上成立了卡車事業部,并注冊小馬智卡公司,潘震皓擔任小馬智卡CTO。

不過,2021年9月,隨著業務調整,小馬智行將卡車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并入乘用車研發團隊,包括潘震皓在內的多位高管選擇離職。

離職后不久,2021年11月5日,潘震皓與孫又晗在北京成立了擎天智卡,并拿到了五源資本近千萬美元的融資,這也是擎天智卡唯一的一輪融資。

在融資新聞稿中,擎天智卡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快速起步,包括團隊規模擴張以及自動駕駛卡車路測工作開展等。

拿到融資后,擎天智卡也的確不斷向外界釋放出商業化時間表。

2022年12月底,擎天智卡宣布推出基于征程5芯片的“擎天自動駕駛系統”,并計劃在2023年實現量產。

今年1月份,擎天智卡還宣布將為葦渡的新能源重卡量產車型提供“一站式量產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服務范圍包括L2、L2++、L3及L4級別在內的全部車型。雙方將共同推進新能源智能重卡在國內的應用與落地,首批車型計劃于2024年實現量產。

這也是在擎天智卡的官網上“公司發展歷程”一欄中最新的一條動態,不過,在鈦媒體APP詢問葦渡科技目前的合作進展時,對方表示,葦渡科技早前已終止了和擎天智卡的合作。

另外一則值得關注的消息是,今年5月,擎天智卡公司和松下四維簽訂框架合作協議,正式開啟在自動駕駛領域新能源電池管理方向的戰略合作。

有分析認為,這也顯示了擎天智卡遭遇困境,業務布局逐漸偏轉,不再All in自動駕駛卡車。

與為數不多的產品進展消息形成對比的是,擎天智卡被媒體報道更多的是與小馬智行的官司。

先是,小馬智行以“涉嫌侵犯小馬智行商業秘密”為由起訴擎天智卡并索賠6000萬元,后者又反訴其“不正當競爭”。最終,6月9日,擎天智卡與小馬智行就“商業竊密”一案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達成和解。

很顯然,無論是業務嘗試轉向還是官司和解,對于擎天智卡的發展而言,似乎作用都不大。

自動駕駛卡車進入淘汰賽

值得注意的是,擎天智卡并非唯一一家從小馬智行裂變出來的公司。2021年7月,原小馬智卡研發總監孫浩文加入千掛科技擔任CTO;2021年8月,原小馬智行投融資負責人趙睿璇創立行猩科技。

嚴格來說,這三家公司以及卡睿智行、葦渡科技等為代表的公司都屬于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的“新生代”。

在他們成立之前,頭部的圖森未來已經成功上市,其它企業如智加科技、贏徹科技等也獲得了不錯的融資成績,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上市計劃。

有行業觀點認為,這批“新生代”之所以能夠吸引到資本的目光,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老人”的估值已經太高了,而新生企業估值較低,在有機會追趕的情況下,資本或許想賭一賭。從融資金額來看,幾家“新生代”自動駕駛卡車公司的金額確實相對較小。

一家“新生代”公司的倒下,并不能武斷地延伸理解為整個行業的危機。擎天智卡并不是第一家倒下的自動駕駛卡車企業,也不會是最后一家,整個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然會出現優勝劣汰。

在擎天智卡之前,我們看到也有多家自動駕駛卡車企業傳出了發展“遇阻”的消息。

比如估值曾超50億美元Embark宣布裁員70%,并關閉兩個辦公點;自動駕駛重卡編隊系統研發商Locomation 裁員70%艱難維生;“全球自動駕駛卡車第一股”陸續收到的退市通知等。

究其原因,與最初很多人認為干線物流將會是自動駕駛最快落地場景之一不同的是,目前市場情況低于預期,無論是企業上市還是間點。

好在,這并不是自動駕駛卡車行業的全部,市場上亦有好消息傳出。

2023年1月,消息稱計劃投資自動駕駛初創企業Gatik超1000萬美元,Gatik將使用的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平臺Azure開發自動駕駛卡車運輸技術;與擎天智卡同屬“新生代”的葦渡科技也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

瑞典自動駕駛卡車企業Einride在6月14日表示,公司將與挪威郵政服務機構PostNord達成合作,通過使用Einride的電動卡車實現零排放貨物運輸。

中國自動駕駛卡車企業也接連披露“百臺”大單。

滴滴自動駕駛貨運KargoBot在今年5月和陜汽重卡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并簽訂首批100臺無人化標準自動駕駛卡車量產訂單;西井科技于6月2日宣布與和記港口菲力斯杜港 Felixstowe 正式簽署新增100輛新能源智能無人駕駛卡車Q-Truck的協議。

總體而言,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目前正在快速發展,淘汰賽也已打響。隨著擎天智卡的倒下,更多實力薄弱的“新生代”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或許也會陸續爆出問題來。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韓敬嫻,編輯|張敏)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