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學生沒一個考上清北的,張桂梅被某大v質疑,回應盡顯格局
(相關資料圖)
提到張桂梅這個名字,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因為張桂梅不僅是老師們的榜樣,更是有大愛之人,創辦華坪女高,幫助一批又一批大山里的孩子圓夢,改寫命運。
張桂梅校長也因此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當然,張桂梅校長做的這些并不是為了獲得榮譽,她自掏腰包拿工資為學生圓夢,這不是其他人都能夠輕易做到的。
然而,如此有大愛的人張桂梅校長卻受到了某大v的質疑,某大v洋洋灑灑寫了長文,肯定張桂梅校長做出貢獻的同時,但也表示了對華坪女高未來的擔憂!
他說華坪女高2000多學生卻一個考清華北大的都沒有,他指出華坪女高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有問題,靠的是死記硬背、還批判她們是小鎮做題家的方法。
而學生學習不僅靠努力,還和家庭背景、教師水平有關系等,在未來的發展中,小鎮做題家只會越來越難。這位大v的指責質疑聲音不小,在網上也引起了一陣熱議。
面對某大v的質疑,張桂梅校長也做出了正面的回應,而且語言簡單有力,回應盡顯格局,從回應中也能看出她與普通人之間的差距。
張桂梅校長說她培養學生,創辦這所學校,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都送去清華北大這樣的名牌大學里,她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把學生都能培養成有思想、有尊嚴、自信又獨立的學生,
讓學生有自己的人生方向,有自己的目標追求,而不是為了上清華北大而努力,能上清華北大當然好,但沒能考上又有什么?學生自信自愛自尊自強比什么都重要。
其實,張桂梅校長創辦華坪女高最大的成就,就是給了很多學子們上學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試想一下沒有張桂梅校長,她們的命運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而且真的通過了教育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知識,更學會做人,實現自己的價值,很多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都很有出息,有的還回到了華坪女高成為老師。
確實華坪女高在辦學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并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找到適合華坪女高的發展之路,也離不開社會上的幫助。
比如華坪女高地理位置偏遠,學校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學生家里經濟困難等,但張校長也在積極領導學校進步,辦有自己特色的學校。
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創辦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光靠張校長一個人的力量可能也很有限,她能夠把學生培養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相信未來在有更多像張桂梅一樣的老師校長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們的教育條件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也更有希望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
而在教學方面,華坪女高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像某大v說的那樣死記硬背,成為小鎮做題家考大學,而是符合學生學情的,不斷改進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畢竟華坪女高的辦學宗旨就是希望學生成為獨立、有思想和自信的人。
這些都是她在教育教學中的所做所想,根本就不是像別人評價的那樣。某大v質疑張桂梅的華坪女高2000多學生沒有一個人考上清華北大的,還表示了擔憂真是有點多余了。
只能說不知全貌,不予置評,怎么就用一句教學模式落后就否定了張桂梅校長和全校師生的努力,張校長回復地得體又有力量,確實培養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不能由考什么樣的大學來衡量。
學生在張校長的帶領下,逐漸變得越來越自信開朗,有了知識的力量,也逐漸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走出大山,這難道不是教育帶給她們的改變嗎?
教育的力量無疑是偉大的,學生們在更好的教育環境下長大,日后也必將成為更好的自己,沒必要去聽別人怎么說,也沒必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能對張校長進行評判質疑的人,不知道是為了博眼球還是出自于真心,如果是真心覺得這種方式有問題,那可能真的是不知道貧困山區里的學生到底經歷過什么。
或許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其他學生正在面臨的問題時,我們才能說出感同身受的話,張桂梅老師的事跡無疑是值得我們豎大拇指點贊的,而不是質疑批判。
今日話題互動:你們對這件事怎么看?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