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7%,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從區域看,東西部地區較上月有所回升,中部地區持平。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物流需求保持穩定,小微型企業需求偏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表示,6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環比小幅回升,各分項指標均有所改善,顯示出市場業務量和訂單需求增加,就業形勢好轉,企業信心穩定。綜合二季度物流業景氣指數運行情況看,物流業總體保持恢復態勢,但勢頭仍需鞏固。
多數行業新增需求保持向好趨勢
(資料圖)
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物流新訂單指數為50.4%,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再次回升到景氣區間,東部和中部地區新訂單指數分別回升0.8個和0.3個百分點,西部持平。
分行業來看,除水上運輸和裝卸搬運新訂單指數回落以外,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倉儲物流、郵政快遞等行業新訂單指數均在景氣區間。其中,郵政快遞業新訂單指數保持在70%以上高景氣區間,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新訂單指數分別環比回升0.7個和2.2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新訂單指數為50.9%,新增需求弱于其他行業,但環比仍回升2.1個百分點。
物流投資保持規模增長,預期穩中趨好。數據顯示,6月份,物流業投資增長勢頭未減,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環比回升0.2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除航空運輸業外,其他行業保持回升態勢,交通物流樞紐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加快,鐵路運輸、水上運輸、航空運輸和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景氣區間。
從后期市場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6個月在55%左右高景氣區間,6月份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和多式聯運領域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達到57.9%、62.5%和57.1%。
恢復基礎尚待進一步鞏固
今年以來,物流需求持續釋放,社會物流總額延續恢復態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月29日發布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29.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
“從年內走勢來看,物流需求經歷了‘快速回升-企穩回調’兩個階段,但累計增速保持穩步恢復態勢。”中物聯表示,當前社會物流總額仍未恢復至常態化增長水平,各領域間結構性分化較為明顯,恢復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宏觀政策與物流政策協同發力,減稅、降成本、助企紓困效果不斷顯現,在提振物流需求的同時改善物流企業營商環境。
6月,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涉及著力完善現代物流體系、物流多項稅費減免延期、運輸結構調整等內容,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將進一步增強,物流運行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成效也正逐步顯現,重點物流企業資金周轉加快,經營成本控制相對有效。
地方層面,上海、廣東、湖北等地出臺政策,進一步強化對交通運輸企業、中小物流企業的金融支持,擴大再貸款支持范圍。
中物聯表示,當前物流運行仍面臨一定壓力,需求不足問題依然存在。但要看到我國物流企業韌性較強,適應需求變化能力不斷提升。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到正常軌道,物流運行有望同步改善,上半年社會物流總額或實現同比增長4.5%。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