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業已收官,大盤指數方面,滬指上半年沖高回落,最終錄得漲幅3.65%;而深證成指“蹉跎”半年僅錄得0.1%漲幅,其中創業板指較整體大盤落后,上半年累計跌5.61%。
寬基指數方面,匯集藍籌白馬股的滬深300歷經近三個月的震蕩下行后錄得跌幅0.75%;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和中證1000表現較強,上半年分別錄得漲幅2.29%、5.1%。
任市場風格切換、波動不止,總有牛股甚至“妖股”脫穎而出,今年上半年已有不少個股走出翻倍行情,也有不少個股表現慘淡,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能否把握住優質個股,對于股票策略私募,尤其是主觀投資私募而言非常重要。
【資料圖】
今年大批私募開足馬力調研上市公司,哪些私募機構上半年調研積極,占據勤奮“C”位?哪些私募“勞有所得”,近半年收益領先?哪些上市公司備受機構關注?
淡水泉“勞模”名副其實,正圓投資收益領先
上市公司調研是掌握個股基本面的重要手段。根據Choice數據統計,上半年有超過3500家私募參與了上市公司調研,調研次數合計近5萬次。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調研次數居前的私募有以下幾家,其中12家為百億私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北京源樂晟資產是百億私募西藏源樂晟資產的平行公司,在股東結構、公司架構與人員組成方面均一致,因此可將其調研行為視為西藏源樂晟資產行動。
2023年上半年共有181天,據筆者統計有45家私募上半年調研次數在182以上,也就是說他們平均每天就有一次以上調研行動。
將源樂晟資產并入算,上半年共有以下21家百億私募“日?!陛氜D于上市公司間進行調研。
其中淡水泉、高毅資產和趣時投資上半年調研最為勤奮,調研個股數量均超300,調研總次數分別為579、523和456次。
在三家私募關注度TOP3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產業、怡合達及天孚通信均得到其中兩家的高度關注。
淡水泉上半年調研次數高達579次,這意味著其研究團隊平均每天調研3次以上,就調研頻率而言,稱其為上半年私募“勞模”也不為過。
淡水泉是國內老牌主觀私募,創始人趙軍是國內最早一批“公轉私”基金經理。目前,淡水泉有50人以上的專業投資人士,投研團隊平均從業年限超過10年。
淡水泉的投資哲學是挖掘長期價值,堅持基本面為導向的投資,偏好那些具有優秀公司治理、可被證明的過往經營管理能力的公司,尋找與市場對企業基本面的預期差異。同時信奉逆向投資策略,避免追逐市場情緒。
21家上半年調研次數居前的百億私募中,有15家近一個月在私募排排網有業績披露,筆者統計其近半年收益表現如下。
正圓投資、??べY產和聚鳴投資近半年收益居于前三,其中正圓投資近半年已錄得14.6%的收益。
正圓投資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調研上市公司收集信息,除公開調研外還會積極把握一對一的調研考察機會。
在近期接受私募排排網采訪時,正圓投資旗下基金經理華通就表示信息收集機制是他投研體系的三大核心之一,“作為成熟的投資經理,無論如何都應該有能力并且需要長時間去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機制”。
聚鳴投資以近半年4.29%的收益位列第三,旗下基金經理劉曉龍近期向私募排排網分享了他最新的研判,表示目前對市場風格的判斷大致是主題震蕩市,他當下的整體布局以逆向+主題為主。
90家被調研企業上半年股價翻倍!創業板、科創板受“偏愛”
從調研個股分布來看,今年上半年上證主板的個股被調研了3889次,深證主板個股合計被調研11083次,創業板個股合計被調研11230次,科創板個股合計被調研12624次,北交所個股合計被調研312次。
整體看來,創業板、科創板的上市公司更受私募機構調研“偏愛”,以大型企業為主的主板則略受冷落。
這一方面是由于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條件相對寬松,企業之間的“質地”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需要長期的跟蹤和調研。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創業板大多是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科創板則偏向于成長中的創新企業。一些新興行業的認知壁壘很高,要把行業研究明白,就要做大量的上下游驗證,要有大量的資料收集。在這個背景下,超越原本的認知壁壘。
從被調研次數來看,以上2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被造訪次數最多,上半年平均漲幅達26%,其中兩只個股已錄得“翻倍”漲幅。從行業分布來看,超過一半的公司都與AI概念相關,其次是醫藥板塊。
而從參與調研的機構數量分析,上半年收到最多機構關注的上市公司是以下20家,其上半年平均漲幅為12%。從行業來看也是以AI概念板塊為主。
在受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工業母機概念龍頭埃斯頓備受機構關注,無論是在被調研次數上,還是調研機構數量上,都位列榜首。其于上半年被調研超過100次,共接待了1058家機構。
根據Choice數據,上半年有公開調研記錄的上市公司中,有90家于半年內錄得100%以上的漲幅,筆者統計其中有機構參與調研,漲幅居前的個股如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