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快播報】低利率時代來了!紅利策略基金,正成為香餑餑?

端午節前央行密集降息,多個品種利率出現下調!低利率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6月13日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常備借貸便利利率(SLF)下調10個基點,6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下調10個基點,6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分別下調10個基點。新一輪降息的落地,表明低利率時代真的已經到來!

國內低利率環境下,即使是保守型投資者,也不再滿足于利率債收益,轉而尋求年化收益更高、波動相對可控的產品。比如,司令在6月14日文章中介紹過幾種紅利指數,它們在選股策略上,以股息率作為核心指標,篩選出現金流穩定、長期穩定分紅、分紅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來獲取長期穩健收益。


(資料圖)

由于大多數的高股息股票,還兼具估值較低的特征,在下跌市或震蕩市中,防御屬性相對也突出,股價往往有著不錯的表現。司令還發現,不少投資者正考慮把紅利策略,作為低利率時代下基金組合中的重要底倉,希望借此能夠穿越牛熊。

那么,紅利策略基金能否成為低利率時代的香餑餑呢?

目前市場上的紅利指數,主要分為三類。

其一:單一紅利因子。將股息率作為成分股主要篩選條件,一般都會剔除小市值和流動性較差的股票。比如,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深證紅利、標普中國A股紅利機會、滬港深高股息等指數。跟蹤基金規模排名前三依次為: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510880)、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大成中證紅利指數。

其二:紅利+SmartBeta因子。除了紅利策略以外,還融入其它Smart Beta因子,常見的有低波動或盈利質量。比如,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滬深300紅利低波動、中證紅利質量、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等指數。跟蹤基金規模排名前三依次為:創金合信中證紅利低波動、天弘中證紅利低波動100、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512890)。

其三:行業或主題紅利。針對某個行業或主題,借助紅利因子進行成分股篩選,再按照過去幾年平均現金股息率高低進行權重排序。比如,中證主要消費紅利、中證國有企業紅利、中證央企紅利等指數。跟蹤基金規模排名前三依次為:華泰柏瑞央企紅利ETF(561580)、西部利得國企紅利指數增強、泰達宏利中證主要消費紅利。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3年5月20日(下同),A+H兩地市場中,過去一年回報表現最好的紅利指數為滬深300紅利低波動(+12.91%),其次為東證紅利低波(+12.35%)、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12.25%);表現墊底的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26.62%),其次為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25.32%)、中華預期高股息(-16.90%)。

過去三年回報表現最好的為紅利指數為東證紅利低波(+46.98%),其次為紅利低波100(+37.14%)、中證紅利低波(+36.40%);表現墊底的同樣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29.57%),其次為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28.01%)、中華預期高股息(-26.90%)。受到港股市場走勢拖累,港股紅利基金普遍大幅跑輸A股紅利基金。

可見,即使都叫做紅利指數,挑選時還是需要擦亮眼睛!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共有163只(多類份額,分開計算)紅利主題場外基金,除了指數基金以外,還有一些主動型紅利基金(按照基金合約中明確規定:投資于紅利主題相關股票占股票資產或非現金基金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

司令從中挑選了幾只,中長期業績回報不遜色于紅利指數,歷史上長期持有也能擁有星辰大海!時間截至:2023年6月21日,如有多類份額,均以A類為例。

前海開源股息率100強股票

成立于2015年1月13日,業績比較基準為“95%*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成立以來總回報138.39%,年化收益10.84%,今年以來收益率7.07%。持倉以周期行業為主,2022年報前五大行業依次為:銀行、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鋼鐵、非銀金融,合計占比39.45%。

2023Q1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吉比特、溫氏股份、美亞光電、宇通客車、中國石化、格力電器、鳳凰傳媒、長江電力、華電國際、中材國際,合計占比13.14%,個股權重較為分散。

東方紅優享紅利混合A

成立于2016年10月31日,業績比較基準為“60%*中證紅利指數收益率+20%*恒生指數收益率+20%*中國債券總指數收益率”,成立以來總回報93.51%,年化收益10.60%,今年以來收益率5.54%。持倉行業較為分散,2022年報前三大行業依次為:房地產(10.82%)、機械設備(8.64%)、電子(7.93%)。

2023Q1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立訊精密、保利發展、中國天楹、海信視像、寶鋼股份、申昊科技、貴州茅臺、長城汽車、騰訊控股、杰克股份,合計占比42.04%,廣泛分布于電子、房地產、環保、家用電器、鋼鐵、電力設備、食品飲料、汽車、傳媒等行業。

中歐紅利優享混合A

成立于2018年4月19日,業績比較基準為“80%*中證滬港深高股息精選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成立以來總回報62.70%,年化收益9.86%,今年以來收益率0.57%。持倉同樣以周期行業為主,2022年報前五大行業依次為:有色金屬、煤炭、非銀金融、房地產、基礎化工,合計占比60.84%。

2023Q1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紫金礦業、三一重工、潞安環能、興業證券、中國重汽、金鉬股份、寧波銀行、萬華化學、中材國際、麥格米特,合計占比41.67%,廣泛分布于有色金屬、機械設備、煤炭、非銀金融、汽車、銀行、建筑裝飾、電力設備等行業。

最近還有個現象,在國內長端利率下行背景下,引發了市場對于保險公司資產收益難以匹配負債成本的擔憂。可見,大家都碰到了低利率時代如何做投資的難題,而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優化固收類資產的配置,或者借助紅利策略基金,長期來看也能擁有不錯的香餑餑。

歡迎關注“養基司令”,本號「輕」財經資訊,「重」選基技巧,堅持用數據說話!

整理數據不容易,辛苦動動手指點贊支持。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購買前請仔細閱讀法律文件,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有任何問題,麥克風交給你們哦~~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