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舟隊伍在這里劈波斬浪 河湖變身“黃金賽道”
水利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1%,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多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賽龍舟活動,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河湖生態治理的新成效。
龍舟比賽對河流湖泊的水質、水位、流速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這也考量著城市的治水能力。全長13.7公里的大沙河貫穿了深圳南山區全境。今年端午,18支龍舟隊伍在這里劈波斬浪。繁華市區中的清澈河道,成為龍舟的黃金賽道。
(資料圖)
深圳大學龍舟隊 曾洪發:這次比賽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沙河的水質非常好。
然而就在幾年前,包括大沙河在內的深圳全市310條河流中,黑臭水體多達159個。為了徹底解決水環境問題,深圳將治水的重心轉向大沙河流域內900個小區和16個城中村,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并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河長護河機制,大沙河重煥生機。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葉春:我們通過“河長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方式,讓各級河長成為大沙河的“貼身保鏢”。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治水體系,實現了經濟總量和水環境質量的“雙提升”。
河湖的美麗變身,正在各地悄然發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全長148公里的潦河時隔28年重啟大型龍舟比賽。這得益于近些年,當地政府通過岸坡整治、截污控污、對河道進行清淤,把120多條中小河流與穿境而過的潦河連通,保證了潦河的水位穩定和水質優良。
南昌市水利局副局長 涂傳建:下一步,我們要緊緊推動贛江、撫河、潦河、錦江等綜合流域的生態綜合治理,打造我們的13條幸福河湖。
河湖生態治理在帶火龍舟運動的同時,也為河湖沿線的居民打造了豐富的休閑業態。在湖北武漢東西湖、湖南常德陽明湖,曾經的臭水溝經過綜合治理后,變成了風景如畫的生態長廊,成為市民游覽的熱門打卡地。
湖南常德鼎城區紅云街道停車場社區居民 陳娟:現在的陽明湖長年有水、四季見綠,就是我們的天然氧吧,隨手一拍都是風景,如果有外地朋友來,我一定帶他們過來逛一逛、看一看。
最新數據顯示,從2018年全面建立河湖長制以來,目前我國省市縣鄉四級已設立河湖長30萬名,助力河湖生態保護。今年,水利部將全面開展河湖健康評價,建立全國河湖健康檔案,深入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推進80余條河湖生態環境復蘇。今年一季度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1%,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