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鴻杰 徐昆) 9月7日,記者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貴陽貴安“強省會”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貴安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呈現穩中有勁、總體向好、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
新聞發布會現場
【資料圖】
緊緊圍繞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加快提升經濟功能。上半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110.58億元,增長19.7%,比一季度提高7.5個百分點。進入7月,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8%、比上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7%、比上半年提高7.3個百分點,限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14.4%、比上半年提高20.3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4.6%、比上半年提高44.3個百分點。
強化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三大產業基地,積極打造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新能源新材料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1-7月,華為云、騰訊數碼、中融信通等企業快速發展,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收增長22%。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電池及材料生產基地。比亞迪、中科電氣、恒力等產能加快釋放,新能源汽車、電池及材料產業產值達32.87億元、增長430.2%。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產業備份基地。推動奇瑞整車制造基地、中車新能源裝備等項目加快建設,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達13.94億元、增長23.3%。
強化創新驅動。全面落實創新型城市、創新型產業、創新型企業,科技平臺、科技投入、科技人才“3+3”部署,推動大數據科創城、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貴州科學城“四城”聯動,打造全省創新中心。大力推進招商引資。1-7月,新簽約項目33個、簽約資金235億元,新增產業到位資金107.84億元。強化投資拉動。1-7月,謀劃儲備項目781個、總投資7848億元,簽約招商引資項目開工率比去年同期提高6個百分點、達39%,新開工南方電網數據中心等項目37個,總投資325.78億元,大力推動總投資2310億元、190個在建項目建設,建成投產寧德時代等1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04.36億元。
緊緊圍繞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加快提升開放功能。拓寬開放通道。加快融入全省和全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融入黔粵主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培育開放主體。培育引進中海信、安芯、康達等外貿型企業40余家。1-7月,外貿進出口額達75.5億元,增長31.1%。建強開放平臺。打造貴安綜合保稅區“橋頭堡”,深化與昆明、憑祥、岳陽等綜合保稅區合作,大力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業務,打造面向東盟、中亞、歐州的國際貿易中轉集拼地。優化開放環境。大力推動一表辦、一網辦、一窗辦、一次辦、一站辦“五個一辦”和園區事園區辦。1-7月,新區凈增經營主體1707戶。
緊緊圍繞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區,加快提升生態功能。推動綠色生產,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92%。倡導綠色生活,設置垃圾集中投放點1700個,便民投放點32個,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促進綠色消費,上半年,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達12.39億元。實現綠色文明,充分運用新媒體、傳統媒體等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及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推動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機關創建工作。
緊緊圍繞打造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做強城市經濟,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夜間經濟、消費經濟,加快推進智慧城市、亞行智慧交通等項目建設,做精做細城市服務,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持續推進“一圈兩場三改”和“農村五治”工作,建成投用4212個停車位和3個農貿市場,完成4203戶棚戶區改造。全面推進公共服務配套提質,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貴州醫院獲批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貴陽優質教育資源向新區農村全覆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積極對接恒力、寧德時代等企業使用本地勞動力,促進2000余名返鄉農民就近就業。上半年,新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2%。加快推動實現人均純收入低于1萬元的脫貧家庭清零。
一審:羅亞楠 邵夢洋
二審:李柏杉 熊 鶯
三審:李 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