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汽車 >

生死時速 市五院打通基層胸痛高速救治通道

【來源:華龍網健康頻道_重慶健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 “好嚇人喲,人都沒得氣了,要不是走綠色通道,要不是市五院的醫生,我們老頭救都救不過來了!”在順利為愛人辦理了出院手續后,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董孃孃仍心有余悸。


(資料圖片)

生死時速 醫院接力順利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幾天前,65歲的張榮云(化名)因突發咽喉部疼痛2個多小時到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本想開點藥就回家,但是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接診醫師為他做了心電圖檢查后,要求患者住院觀察。誰知,剛辦完住院手續,正在輸液的張榮云突發意識喪失,床旁心電監護提示惡性心律失常!

張榮云在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床旁心電監護。院方供圖

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護人員立即予以胸外心臟按壓、以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同時立即聯系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五院)胸痛中心,將心電圖同步遠程傳輸至南岸區胸痛中心微信群,啟動遠程會診。市五院心內科周大燕會診后決定立即轉運進行急診心臟介入治療。

張榮云在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復查心電圖提示。院方供圖

張榮云術后復查心電圖。院方供圖

120轉運患者,啟動綠色通道,市五院心內科心臟介入團隊迅速到位,啟動導管室準備急診手術,患者病情危重,立即聯系麻醉科、重癥醫學科醫師待命,隨時可予以患者ECOM(體外人工膜肺)、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有創呼吸、鎮靜、鎮痛、麻醉等支持,最大限度地為急性胸痛患者贏得生機。

張榮云的冠脈造影:前降支99%狹窄。院方供圖

張榮云的冠脈支架植入后,狹窄解除。院方供圖

張榮云康復出院與心內科介入團隊合影。院方供圖

但張榮云病情太過兇險,反復發作室速、室顫、外周氧飽和度逐漸下降、血壓不能維持,行氣管插管及簡易呼吸器輔助通氣、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及血管活性藥物等緊張有序的系列搶救后,張榮云生命體征逐漸相對穩定,復查心電圖提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40分鐘后,120救護車終于將病情稍微穩定的張榮云直接轉運到市五院導管室,心內科心臟介入團隊立即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術中在麻醉醫師維持生命體征、鎮靜麻醉、IABP輔助治療下,行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中段99%狹窄,血流緩慢,立即予以球囊擴張術及支架植入術,成功開展冠脈介入治療,門-導絲時間僅39分鐘,挽救了患者生命。術后第7天,張榮云康復出院。

綠色通道 搭建區域胸痛中心協同救治體系

此病例的成功救治,正是南岸區區域域協同救治體系的胸痛中心運行的一個縮影。2014年1月起,在南岸區衛生健康委組織領導下,以市五院心內科為中心,成功建設了南岸區國家級標準版胸痛中心,建立起了輻射南岸區的胸痛中心網絡,打通了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了“在最短時間內將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接受最佳治療”的機制,對胸痛患者及時明確診斷,減少發病后早期救治延誤,提高心梗救治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南岸區衛生健康委不斷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胸痛規范化診療的理念和診治水平,持續完善的“雙向轉診”救治體系,南岸區胸痛救治網絡日益成熟。對急性胸痛患者,南岸區內各基層醫療機構全面落實“全覆蓋、同質化、規范化”區域胸痛協同救治網絡,實施“雙繞行”(繞行急診科和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直接送達導管室進行手術),實現了心血管疾病“防、救、治、管、康”的有機結合。

目前市五院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手術的門-導絲時間(患者入門至導絲通過罪犯血管時間)早已達到國家級胸痛中心規定的90分鐘以內,平均60分鐘。區域胸痛中心協同救治體系的運行,開通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高速通道,有效守護了轄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