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車企客戶提供全市場最有性能競爭力、最有成本潛力、更多元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但公司不會去造車。
日前,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向寧德時代提問,公司有發展汽車生產制造的戰略規劃嗎?公司對汽車制造業務如何考量?
還有網友建議,寧德時代切入整車產業鏈,實現全面的業務發展,收購目前拍賣的600303曙光汽車的整車生產資質與業務,實現寧德公司產業鏈的延伸,進一步加強市場和行業的影響力。
(資料圖)
對此,寧德時代回應稱,公司會做大量的工作去支持車企客戶的發展,為車企客戶提供全市場最有性能競爭力、最有成本潛力、更多元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但公司不會去造車。
其實,對于造車問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今年3月舉行的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中,有明確表態,“我們在推進CTC(Cell to Chassis),會為造車企業做好基礎工作,我們不會去造車,同時,我們會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在圍繞電池服務領域進行拓展。”
曾毓群還指出,寧德時代的企業文化就是“練好基本功,發揮想象力”,新能源電池應用范圍廣闊,“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儲能),市場空間很大,優質的產能一定是稀缺的。”
曾毓群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等于電池滲透率,除了乘用車新車的滲透率,其他領域的電池應用未來仍有十倍以上空間。公司擁有廣泛的技術與產品儲備,在市場上還有N個應用增長極。
從寧德時代的布局上來看,也是遵循不造車的原則。寧德時代一直在加強與整車企業合作力度,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朋友圈。
今年3月,寧德時代與北汽集團簽署商務合作與先進技術賦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開發動力電池產品,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在今年2月份,寧德時代參投極氪7.5億美元A輪融資。
再回溯到2022年底,寧德時代先后與奇瑞集團、華為簽署合作協議,又先后與長安汽車、阿維塔合作,以打造具備競爭力的電池供應體系。
寧德時代正是以動力電池為基點,以投資入股、電池供應,或者技術合作等形式,不斷滲透至各大整車企業的業務體系之中。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如果寧德時代把動力電池業務拿下來,就算不做整車,也是勝似整車廠。”
7月4日,寧德時代股價228.45元,總市值為1.0萬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