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聚看點】銀行救市要來?債券市場應聲暴跌了

今天,又是被消息刷屏的一天


(相關資料圖)

主要有兩個方面:

1、一位國家智庫研究員表示,如果采取果斷行動,增加政府借貸和支出,我們可以避免“資產負債表衰退”。政府仍有足夠的杠桿空間,而且經濟增長之后,資產增值自然會稀釋債務。

2、據透露,我們大型國有銀行正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LGFV)提供超長期貸款,并暫免支付利息,此舉或可避免出現信用緊縮。知情人士表示,近幾個月來,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等銀行已開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新增25年期的貸款,現行大多數企業貸款為10年期。知情人士稱,部分貸款在前4年暫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過利息將在之后累計。

這條主要是針對地方城投債的。

絕大多數城投債都在銀行間發行,80%城投債都被商業銀行持有。

化解城投債問題的方法其實考慮“債務置換”。

也就是發行國債來置換地方城投債。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1、利率從之前的7-8%甚至更高下降到3-4%,大大降低了利息支出,緩解了利息償還壓力,給與改善現金流的時間。

2、國債的持續時長可以長達20年以上,比城投債的存續時間長得多,緩解本金償還壓力,給與更多時間換空間。

3、政府信用評級要比地方融資平臺更高,起到增信作用。

所以處理城投債問題的關鍵就是“緩解利息支出壓力、拖長償還本金時間、提高信用評級“。如果按照消息所說的,國有大行向地方融資平臺提供超長期貸款并暫免利息,其實也是起到相似效果。

這種操作對國有大行的基本面是好還是壞?那就見仁見智了,我不方便評論。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天尾盤走勢來看,向來堅定看空的債券市場相信了這個“消息”,十年期國債期貨放量跳水。這里再給新朋友啰嗦一句,債券價格跌,就是經濟變好預期。債券價格漲,就是經濟變壞預期。所以債券價格暴跌,說明債券市場是選擇相信了。

總之,在7月重要會議正式召開之前,行情可能會一直受各種消息影響,習慣就好。

.....

最近進入中報業績披露時間,要開始關注一些重點公司的業績情況了。前幾天歌爾股份披露了業績預告,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3.33億~4.99億,同比-84%~-76%,凈利潤腳踝斬。不過歌爾股份的股價沒有下跌,反而連漲兩天。

這讓我想起了今年年初的韋爾股份。韋爾股份1月14日做了年度業績預告,2022年凈利潤同比-73.19%~同比-82.19%,大幅下滑。但是1月16日開盤股價低走之后就高走了,收出一根大陽線。雖然后面股價又有回調,但已經能說明有部分資金當時在抄底并且開始博弈消費電子、芯片周期見底了。

仔細看歌爾股份的分季度業績,其中2023年Q2單季凈利潤為2.2-3.9億元,環比+108%~268%,確實有比較明顯的單季改善,如果后面能夠逐季改善,那就是周期見底往上走了。

現在市場逐漸給消費電子注入一個新的預期,那就是之前蘋果公布的vision pro頭顯產品。雖然這幾天有說vision pro因為面板制作難度較大而下調了明年的銷量,但因為之前市場就沒對這個事注入過高預期,消費電子行業的估值也普遍偏低,所以影響不大。

vision pro的產業趨勢爆發應該要到明年,如果屆時制造難題被突破,不斷有爆款應用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銷量持續超預期,那又是新一輪的AI行情。但我能想到的,很多基金經理也會想到,所以最近去調研的時候已經聽說有基金經理在加倉消費電子的股票。

......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