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本股市,昨天創出了歷史性新高。在外債占GDP比重25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的這種情況下,日本股市還能有這樣的表現,讓外行甚至從業人員都感到驚詫。收盤之后,我們查了一下日本股市的情況。據資料顯示,日本對于IPO是非常節制的,最近這些年基本上保持每年一百家上下的水平。去年,總共IPO112家,退市的股票數量與IPO數量相差無幾。我們又查了下美股的上市和退市數量,2022年美股上市419家,退市339家,基本也是上市和退市相對平衡的狀態。
我們A股市場,據公開媒體消息,2022年A股共有428家公司首發上市,年內IPO融資總額為586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與全球重點市場對比,2022年美股市場的募資額為4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0億)、港股的募資額約合人民幣900億。而2022年共有50家A股公司退出A股歷史舞臺,其中強制退市46家。
這些年來,A股總是在3000點左右徘徊,與我國持續向好的宏觀經濟匹配度不高。從歐美日的持續走牛的股市經驗來看,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供需關系平衡中得到一些啟發?
市場經濟的要領,就是供需關系決定價格。近年來歐美股市、日本股市輪番的創出歷史新高,是否和他們的股票市場供需關系平衡有關?這對我們來說應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當然A股這些年也在不斷完善退市制度,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1999年~2019年的20年間,僅有64家公司被強制退市。而從2020年開始,a股市場被強制退市的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分別為2020年16家、2021年17家、2022年46家。我們也看到了近年來A股的不斷進步,希望未來我們A股市場能夠越來越好,融資和投資回報形成良性循環,早日突破6124的高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