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拉卡拉的麻煩,不止“跳碼”

營收單一化掣肘毛利率持續下滑、重要股東不斷減持……拉卡拉麻煩不止;如此境況下,比“跳碼”更令人關注的是,其能否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來源 | 經理人融媒體中心綜合


(相關資料圖)

此前4月18日,拉卡拉發布重大事項提示性公告,稱公司在收單業務中存在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公司已按照相關協議將涉及資金退還至待處理賬戶。

這是第一次由支付公司自曝存在隱匿多年的違規“碼”亂象,就這樣拉卡拉也深陷輿論漩渦。

作為“支付第一股”,拉卡拉2019年叩開A股上市大門,曾被視為金融科技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然而上市后,拉卡拉卻“麻煩”不止——營收單一化掣肘毛利率持續下滑、重要股東不斷減持……不過目前來看,比“跳碼”更令人關注的是,其能否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自曝“跳碼”

4月18日,拉卡拉發布《關于重大事項的提示性公告》,該公告稱公司在收單業務中存在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公司已按照相關協議將涉及資金退還至待處理賬戶。

所謂的跳碼,就是指把優惠費率給予了并不該享有優惠的商戶。目前支付機構的商戶分為三類,適用的費率標準不同。具體而言,餐飲、酒店、百貨等A類商戶,是標準類商戶,標準費率為0.6%;家電、超市、加油站等民生類商戶為B類,費率是0.38%-0.48%;公立醫院、公立學校、慈善機構等公益類商戶為C類,是零費率。其中,B類、C類業內統稱是優惠類商戶。

自曝違規“跳碼”,投資者的不滿和急切盡顯——“‘相關協議’指的是什么協議?”“與誰簽署的‘相關協議’?”“‘待處理賬戶’是指相關受損失的發卡行和清算機構賬戶?”。

但公告乃至2022年年報中,拉卡拉并未對其上述的違規事件進一步詳細說明,僅是在年報中表示“鑒于該事項很可能形成損失,對此,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將所涉及資金進行了適當的會計處理,沖減2022年當期損益”。

那么,所涉及資金金額有多少?拉卡拉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營業外支出項中列支了13.96億元,而2021年該項支出費用僅1997萬元。若以此數據粗略計算,意味著拉卡拉需退還的金額超過1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過往監管,拉卡拉支付業務“跳碼”或已存在多年,且規模可能不小。

2021年12月,拉卡拉因未落實交易信息真實、完整、可追溯要求,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賬戶等七項違規行為,被央行營業管理部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9.4224萬元,并處罰款350萬元,罰沒合計359.4224萬元;同時對時任副總裁寧一丁處罰款15萬元。

2022年7月、8月,被審計署點名的八家頭部支付機構被要求退回合計約58億元違規收入。八家支付機構分別是北京的三家:拉卡拉、海科融通、聯動優勢,另外是上海的四家:通聯支付、付臨門、匯付天下、開店寶,以及深圳的瑞銀信。

毛利率下滑隱憂

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首批獲得央行頒發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前身是由有道創投、孫陶然、雷軍共同出資創立的乾坤時代。

自2016年開始,拉卡拉通過“借殼”“分拆”等沖刺資本市場。在多次失敗后,最終于2019年4月成功在深交所掛牌,成為第一家登陸A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A股拔得頭籌的拉卡拉,日子并不好過。

從拉卡拉財務來看,近年來關鍵財務指標均表現不佳。

以2019年—2022年為觀察年度,拉卡拉營收同比增速分別-13.73%、13.53%、18.98%、-18.50%;凈利潤分別為8.17億、9.40億、10.80億元、-14.3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4.72%、15.01%、15.11%、-207.38%。

而毛利率方面,2019年—2022年拉卡拉毛利率分別為44.43%、40.92%、33.57%、23.07%,呈逐年下滑態勢。

原因在于營收單一化帶來的掣肘。目前,支付業務占拉卡拉主營業務收入的近九成,而在過去四年中,支付業務的毛利率逐年下滑,分別為41.71%、32.85%、29.80%、20.21%,直接導致其整體毛利率下滑。

對此,拉卡拉開始在支付業務的收入結構上進行調整。2021年,拉卡拉將毛利率高達82.9%的部分服務從商戶科技服務調入為支付業務的收入,從而減少支付業務毛利率下降幅度。結果來看,收入結構調整也難阻止支付主業毛利率下滑的趨勢。

支付業務毛利率不斷下滑外,高毛利的科技服務業務規模卻在下滑,2022年拉卡拉科技服務業務營業收入3.42億元,同比下降8.41%。如此境況下,拉卡拉加快對外投資的步伐,以期尋找支付以外的增長點,但從收入結構與資產結構兩方面來看,新業務推廣可能會導致短期資產質量下降。

主營業務漸趨單一,且毛利率呈下滑趨勢,這令拉卡拉未來市場競爭力打上問號,二級市場上表現則是股東減持、股價下跌。

招股書顯示,IPO前,雷軍持有拉卡拉407.52萬股,持股比例1.13%,發行后持股比例1.02%。到2021年末時,雷軍持有股份依然為407.52萬股,為第五大流通股股東。但是到2022年3月,其持股比例就降至348.71萬股,到2022年6月末則完全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2022年以來,拉卡拉多位重要股東聯想控股、孜鶴鳴永創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藍色光標等已經進行了大比例減持。

其中,聯想控股于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合計減持拉卡拉股份共計1682.29萬股,減持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16%,減持數約為2.09億股。

相比之下,孫浩然則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合計減持拉卡拉1554.09萬股股份,減持比例為1.69%。此外,拉卡拉的股東鶴鳴永創、天津臺寶南山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 拉卡拉財務總監周鋼同樣有減持操作。

與此同時,拉卡拉的股價也已經跌至2019年上市以來的歷史低位,截至6月5日收盤,股價為18.23元,跌至上市初期的三分之一。

參考資料:

《拉卡拉、海科融通自曝“套碼” 收單支付機構亂象凸顯》,財新網

《拉卡拉自爆收單業務“跳碼”!股價下跌超13%,去年凈利潤暴跌超72%》, 新浪金融研究院

《業績下滑,資產質量下降,股東減持,拉卡拉還有未來嗎?》,和訊網

關鍵詞:

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