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晚間,湖北宜化(000422.SZ)公告,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對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核,認為公司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后續深交所將按規定報中國證監會履行相關注冊程序。公司此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尚需獲得中國證監會做出同意注冊的決定后方可實施。
(資料圖片)
此前4月3日晚間,湖北宜化披露定增募集說明書(修訂稿),擬向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宜化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含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6000萬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含本數),用于“潔凈煤加壓氣化多聯產技改搬遷升級項目”。
此次發行中,宜化集團擬以現金認購總額不低于3億元(含本數)且不超過5億元(含本數),發行完成后,宜化集團持股比例不低于17.08%(含本數)且不超過30%(不含本數)。
上述募投項目將位于宜昌市猇亭化工園區的原有年產55萬噸液氨和甲醇生產裝置搬遷至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園田家河片區,并進行升級改造,主要建設煤氣化、變換、低溫甲醇洗、液氮洗、硫回收、甲醇合成精餾、氨合成及冷凍以及空分裝置等主要生產裝置,并建設相應配套的輔助生產項目、公用工程項目等。
定增募集說明書顯示,原有年產55萬噸合成氨生產裝置系湖北宜化宜昌工廠化肥、化工產品生產的配套裝置,所生產的合成氨、甲醇供湖北宜化宜昌工廠生產磷酸二銨、季戊四醇、TMP等產品使用。上述合成氨裝置當前工藝技術落后,能耗和物料消耗高,是影響湖北宜化下游產品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需要借搬遷機會,利用行業先進技術進行改造升級。
再者,水煤漿氣化技術已在業內逐漸推廣,為公司生產技術升級的重要方向對于以煤為原材料的化肥生產企業,電和煤是最主要的生產要素,電耗、煤耗構成企業最主要的生產成本。因此,降低電耗、煤耗是化肥企業之間競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以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為代表的新型煤氣化技術與傳統固定床煤氣化技術相比,在節電降耗、煤種適應、環保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目前,行業多家大型企業已采用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對尿素生產過程中的合成氨裝置進行技術改造,競爭優勢顯著。公司需要及時將電價、煤價較高地區的合成氨裝置進行技術改造,才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湖北宜化稱,公司擬通過此次募投項目轉型升級煤化工產業,降低對煤炭和電力的消耗,達到節能降耗目的,以降低成本,從而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潔凈煤加壓氣化多聯產技改搬遷升級項目”年產能為46萬噸液氨、9萬噸甲醇,并年產2.13萬噸硫酸作為副產品。其中,液氨和甲醇主要滿足公司自用需求。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投產后,公司原材料供應將得到進一步保障。
湖北宜化主要從事尿素、磷酸二銨等化肥產品和聚氯乙烯等氯堿產品的開發、生產和經營,向上具備電石產能,向下持續發展化肥和氯堿化工產業,從而建立了上下游密切關聯的產業鏈。公司產品尿素、聚氯乙烯、燒堿等通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穩定的遍及全國的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公司主導產品季戊四醇、磷酸二銨出口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地區。
據其定增募集說明書,公司尿素產能為156萬噸,領先于行業內絕大多數生產企業;2021年公司磷酸二銨產能126萬噸,位居行業第四位;2021年公司聚氯乙烯產能為84萬噸,位居行業前列。
就行業來看,2021年以來,化肥、氯堿化工行業下游市場相對景氣,產品價格大幅上漲;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雙碳”戰略實施,化肥、氯堿化工行業落后過剩產能被淘汰,供需格局向好,同時,具備規模優勢和環保優勢的化工龍頭企業擴產,行業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未來化肥、氯堿化工行業利潤向龍頭企業集中的趨勢將越發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的股本及凈資產均有所增長。不過,募集資金產生效益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湖北宜化表示,此次發行完成后預計短期內公司當年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將導致公司短期內即期回報會出現一定程度攤薄的風險。
來源:泡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