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聚焦 >

焦點精選!Facebook改名Meta這一年

出品|三言財經

去年10月份的Connect大會上,Facebook正式宣布公司改名為Meta,將業務聚焦于發展元宇宙。

當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是下一個前沿,從公司將以元宇宙為先,而不是Facebook優先。而原來Facebook旗下的所有應用程序和技術都將整合到這個全新的公司品牌。


(相關資料圖)

同年7月,扎克伯格曾豪言稱公司將在2025年前全面向元宇宙公司轉型。

如今一年已過,今年的Connect大會再度舉行,Meta公布了在元宇宙上的最新進展。

而在改名All in元宇宙的這一年股價暴跌、身家銳減、裁員、巨額投入后成果被質疑,扎克伯格和Meta正經歷一場巨變。

3年Meta在元宇宙上砸了270億美元

對于元宇宙長期投入和短期無法盈利,扎克伯格是有深刻認知的。

在還未改名Meta前的2021Q3財報會議上,扎克伯格就直言未來一到三年是打基礎的階段,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盈利。

在扎克伯格的設想中,前幾年是軟硬件等基礎設施的搭建,而真正對于公司的業績產生貢獻可能還要以十年左右的眼光來看待。

改名后,Meta的業務也分為兩大塊:一是Facebook為核心的社交網絡業務;二是以元宇宙為核心的虛擬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業務。

在去年的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公布了其元宇宙的詳細布局。

當時扎克伯格發表主題演講,公布構建元宇宙的新工具和最新VR頭顯及XR眼鏡信息,分享社交聯系、游戲、教育和商業等八大領域的未來十年元宇宙體驗,并宣布投資150億美元培育元宇宙內容創作人才。

研發、招聘、并購以及各種嘗試,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

今年5月份,The Verge發布報告,Meta虛擬現實實驗室部門人員已超17000名,一年之間增加7000人,部門總人數也占到公司總員工的21%。

在這一年時間里,Meta還公布了大量的研究新成果和計劃。今年9月份,Meta還收購德國觸覺反饋技術廠商Lofelt,從而為Meta頭顯用戶提供更好的觸覺體驗和效果。

今年2月份,Meta改名后的第一次財報發布。財報顯示,2021年Reality Labs部門虧損102億美元。當時Meta遭遇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單日虧損,股價暴跌26%,市值蒸發超過2000億美元。

據了解,Meta的Reality Labs部門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虧損分別為45億美元、66億美元和102億美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虧損了超過57億美元。

以此來看,Meta在元宇宙上已經砸了270億美元。而2022年大概率也會虧損上百億美元。

核心廣告業務增長乏力

除了元宇宙業務的持續巨額虧損,Meta的傳統核心業務廣告也出現增長瓶頸。

2021年四季度實現營收336.71億美元,凈利潤102.85億美元,這也是公司自2019年第二財季后首度出現利潤同比下滑(-8%)。

而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Meta營收下降1%至約288億美元,為上市以來營收同比首次下滑,凈利連續三季度下降。其中,作為營收支柱的廣告業務增長放緩,期內廣告營收同比下降1.5%至約281億美元。

扎克伯格稱,“公司成立的前18年,每年都在快速增長,然而最近營收一直持平或略有下降,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至于廣告業務下滑的原因,一是蘋果的隱私政策對Meta的廣告業務造成了一定沖擊,其次是Tik Tok正不斷搶奪Meta的用戶。

財報顯示,與上一季度相比,Facebook在2021年第四季度失去了約50萬全球每日用戶。這是17年來Facebook首次出現用戶總數下降。

盡管在隨后的兩個季度Facebook的日活數據重新實現增長,但增長幅度已經非常小。

在外界看來,Meta用戶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對于一家社交公司來說,意味著平臺老化的趨勢開始顯現。

裁員、高管離職

面對壓力,Meta開始做出調整。

今年7月份,Meta就表示要縮減部分團隊規模,以便專注于優先級更高的業務。當時,Meta在加州總部解雇了368名外包人員,包括一些安保人員。

進入9月份,就有報道指出,Meta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削減至少10%的開支。Meta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管理成本、削減外包預算,對非業務部門進行改革重組,以及裁員。

隨后Meta裁員的消息得到確認。

9月29日,彭博社報道稱,Meta首次宣布計劃裁員并重組團隊,以削減預算。這是該公司2004年成立以來首次大幅削減預算,或標志著Meta快速發展的時期將要結束。

扎克伯格表示,公司計劃凍結招聘、解雇員工并重組部分團隊,以便削減開支并調整優先事項。

扎克伯格還稱,公司將減少大多數團隊的預算,即使是業務正在發展的團隊也可能面臨裁員。同時公司還將暫停內部調動,以避免將員工轉崗至其他團隊。

除了普通員工變動,也有多位Meta高管選擇了離開。

領導Meta AI研究的副總裁Jerome Pesenti選擇了離開。今年8月份,Meta旗下虛擬現實社交平臺Horizon的副總裁Vivek Sharma離職。據報道,Sharma主要負責研發“持久的沉浸式虛擬環境體驗”,以及包括Oculus headsets在內的VR設備。

今年6月份,Meta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宣布辭職。她在Meta工作了14年,是僅次于扎克伯格的二號人物。

桑德伯格在硅谷有極大影響力,是美國互聯網領域的傳奇人物,她的離職消息傳出后,甚至引起了Meta股價的巨大波動。

Meta市值縮水至2017年水平

扎克伯格身價排名跌出全球前十 

廣告業務增長乏力,創新業務巨額虧損,Meta和扎克伯格還負面纏身。

在去年宣布改名之前,扎克伯格夫婦被爆出丑聞。當時兩名前雇員對扎克伯格夫婦及其私人安全主管提出一系列指控:拖欠工資、性騷擾、歧視……

2021年11月8日,美國“臉書”公司前雇員弗朗西絲·豪根在歐洲議會作證,指認這家美國社交媒體巨頭“唯利是圖、侵害用戶隱私、危害兒童安全”,建議用新的規則對“臉書”進行監管

而2018年被爆出的劍橋丑聞也一直困擾著Meta。就算更名Meta,扎克伯格還不得不為“劍橋分析丑聞”作證。

一系列影響下,Meta的股價不斷下探。

今年以來,Meta股價更是一路下跌近60%。截至當地時間11日美股收盤,Meta市值收于3000億美元,已經縮水至2017年的水平。與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等差距進一步拉開。特斯拉的市值都已經接近Meta的兩倍。

而扎克伯格的個人財富再也迅速蒸發。

今年9月底,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扎克伯格的凈資產蒸發710億美元。

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扎克伯格以559億美元的身價在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已下滑至第20位,這是自2014年以來扎克伯格的最低排名。而去年同一時期,扎克伯格的財富曾高達1420億美元。

元宇宙路還很遠

Meta搞元宇宙是軟硬件都要做,某種意義上看,Meta就是想當元宇宙中的“蘋果"。

2014年,當時的Facebook就花了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Oculus,被外界視為Facebook為未來買單的舉措。

隨后,Oculus推出的頭顯設備以優異的性能和實惠的價格搶占了市場。

據VR陀螺統計,2022年上半年全球VR頭顯的出貨量約684萬臺,其中Quest 2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590萬臺。可以說在頭顯領域,Meta是毫無疑問的行業老大。

但是雖然銷量在行業內領先,但是頭顯設備的普及率和保有量卻不容樂觀。據了解,在過去5年Oculus總銷量才只有1000多萬臺,而這還不抵PS5或Switch一年的銷量。

總體來看,頭顯還只是少數人的玩具。市場仍然需要長久的教育過程,如果把頭顯看成手機,目前這個階段正像智能機剛發明的那幾年。

當然好的硬件只是成功的一半,內容才是重中之重。

Meta從一開始就是軟硬件都要做。在去年的Connect 大會上,扎克伯格就展示了社交聯系、游戲、教育和商業等八大領域的未來十年元宇宙體驗。

Meta早在2019年就推出虛擬現實社交平臺Horizon,后來還推出Horizon Home平臺、Horizon World平臺以及 Horizon Workrooms平臺,對應著不同的場景。 當然也少不了第三方游戲的支持。

不過Meta的元宇宙游戲卻曾“低質”遭到網友的群嘲。今年8月份,扎克伯格為了宣傳自家Horizon World平臺,就上傳了一張自己在游戲中的自拍像,但卻因為太丑被吐槽。Horizon作為Meta的核心軟件平臺,這樣的效果確實很讓人失望。

今年的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展示了Horizon World的新玩法。那就是Meta的虛擬人終于不是半身了,它有腿了。此外,在腿的基礎上,Meta虛擬人還將顯示更廣泛的面部表情和反應,以更好地表達人們的感受。

事實上,在Meta舉起元宇宙大旗后,也帶動了國內元宇宙行業的發展。不過與Meta這樣ALL in不同,國內巨頭沒有那么激進。當然也有不少公司蹭熱點、炒概念的。甚至有元宇宙創業公司已經死在了路上。

目前,元宇宙還處于早起階段,連概念都沒有統一化。不過,對元宇宙的未來,大部分人都認為有足夠大潛力。

而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蘋果也多次傳出將推出頭顯設備,也被看做蘋果將進軍元宇宙的標志。

扎克伯格給元宇宙的時間是十年,而或許5年后,我們便能看出這將是個怎樣的元宇宙世界。

關鍵詞: Meta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