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赴港上市的九江銀行,可能是觀察地方中小銀行的一個窗口。
近日,九江銀行(06190.HK)發布半年報。
和A股許多上市城商行或者中小銀行不同,九江銀行的多個數據不太理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九江銀行營業收入實現52.12億元,同比增長5.8%;但是歸母凈利潤為10.24億元,同比下降5.3%。整體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與此同時,該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0.16個百分點,為1.57%;撥備覆蓋率下降26.33個百分點,為188.33%;資本充足率下降0.48個百分點,為12.73%。
九江銀行的業績狀況,可能更能反映上半年許多中小銀行的情況。尤其是非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中小銀行。
九江銀行成立于2001年11月18日。于2018年7月10日成功赴港上市,是全國第二家、中部地區第一家、江西省第一家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地級市城商行。
仔細觀察九江銀行上半年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到,其凈利差、凈息差已經跌破2%。凈利差、凈息差直接反映了基本業務的盈利能力。
此外,該行資產質量出現明顯下滑。
資產質量下滑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以攤余成本計量的客戶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增幅高達68.8%。
二、個人經營類貸款規模增幅(17%)及不良率升幅(1.90升至2.28)較快。
三、房地產業作為對公貸款第一大行業,不良貸款金額增長62%,不良率從1.08升至1.86。
四、已逾期貸款金額增長14%。
需要提及的是,今年以來,九江銀行高層變動頻繁。2月份董事長到齡退休。一個半月前,又新迎一正一副兩位行長。
新行長到任,是否會給九江銀行帶來新的發展戰略或者思路?這一點仍需要長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