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6日晚間,安凱客車(000868.SZ)公告,公司與江淮汽車、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和浙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就動力電池的合作事宜簽署合資框架協議。四方計劃共同投資設立一家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工廠并開展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項目。該項目生產規模為10GWh-20GWh,產品主要用于商用車等市場。江淮汽車為公司控股股東。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江淮汽車擬現金出資2億元,占比20%;安凱客車擬現金出資4.5億元,占比45%。
【科普】
安凱客車專業生產全系列客車和汽車零部件。
【解讀】
本公告或說明,又有車企將進入鋰電池賽道。
今日,安凱客車和江淮汽車同日披露了公告,均提到該項合作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能力,為實現公司轉型業務突破奠定堅實基礎,對夯實公司新能源業務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根據該協議,乙方(弗迪電池)將負責對合資公司的實際運營、產品質量、產品成本及利潤等關鍵要素進行指導,合資公司應確保磷酸鹽系刀片電池僅供給甲(江淮汽車)丙(浙儲能源)丁(安凱汽車)三方自有品牌的整車廠。
車企自建鋰電池產能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新能源鋰電池成本太高。
“動力電池已占到我們汽車成本的40`%,我現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近日,廣汽高管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的發言再度引發業內對動力電池價格的關注。
為了轉嫁動力電池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部分車企不得不上調了新能源汽車的終端銷售指導價格。據相關機構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幾十家新能源車企上調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價格,部分車企更是對熱門車型銷售價格進行了多次調整。
當前,一些整車企業也在積極加碼電池自研,試圖掌控話語權,以擺脫淪為動力電池企業“打工者”的困境。
8月25日晚間,廣汽集團一天內接連通過了兩項董事會決議:投資109億搞自主電池的研發;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建設生產基地,總投資36.9億元。
蔚來創始人兼CEO李斌也曾透露,公司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將自研電池量產上車。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安凱客車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03億元,同比下降15.87%;歸母凈虧損940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6500萬元;
江淮汽車2022上半年實現營收178.12億元,同比下降20.6%;歸母凈虧損7.12億元,上年同期為4.8億元。
來源:泡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