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健康 >

大灣區早報|廣州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0條”;超400種藥品!醫保藥品單獨支付即將落地廣東

一、政策動態

重磅!廣州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0條”

8月2日,廣州印發實施《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20條措施,聚焦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第1條到第7條,圍繞“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提出健全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力度等7條舉措。第8條到第12條,圍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出支持協會商會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建立民營企業應急援助機制等5條舉措。第13條到第18條,圍繞“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提出推動民營經濟地方立法、對新業態新行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等6條舉措。第19條到第20條,圍繞“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提出加強優秀民營企業選樹宣傳、建立重點民營企業定期激勵機制等2條舉措。(南方+)


(資料圖)

前海在全國率先試點 “雙錄簽名” 港澳人士可“足不出戶”投資前海

8月1日,前海在全國率先啟動企業開辦錄音錄像“雙錄簽名”試點,通過掃碼音頻、視頻簽名認證的新模式,實現開辦企業無介質、零成本、全流程快捷申報。隨著該試點落地,投資前海的申請人無需辦理數字證書、無需支付認證費用、無需額外下載APP,直接微信掃碼即可使用錄音錄像(即音視頻“雙錄”)完成電子簽名,有效提升了認證效率,極大降低了企業成本。(深圳商報)

超400種藥品!醫保藥品單獨支付即將落地廣東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網站獲悉,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保障參保患者用藥需求,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發布《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做好醫保藥品單獨支付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據了解,涉及此次單獨支付藥品超400種,自2023年9月1日起實施,施行期限兩年。(南方網)

深圳公積金租房提取再優化:可定時、自動、按月提取

8月1日,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正式上線了租房委托提取業務,職工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委托該中心每月定時、自動提取住房公積金,實現租房提取業務“無感”申辦。據悉,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國家部委關于重點支持新市民、青年人解決住房問題相關部署,滿足職工多元化的住房公積金提取需求。(南方+)

二、區域經濟

上榜企業數量增至11家!世界500強榜單上含“深”量逐年增加

8月2日,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正式揭曉,中國(含港澳臺地區)共有142家企業入榜,其中,深圳企業達到了11家,分別為中國平安、華為、正威、騰訊、萬科、招商銀行、比亞迪、中國電子信息、順豐、深投控,以及今年首次上榜的立訊精密,平安以約1815.66億美元營收繼續位居深圳上榜企業之首。(深圳特區報)

三、產業發展

廣州: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

南方財經8月2日電,《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發布。其中提出,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聚焦應用場景示范,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應用場景設計與建設,促進人工智能與其他產業鏈的融合和賦能。依托行業專業機構牽頭組織人工智能企業產業場景應用對接,加快產品產業轉化。(21世紀經濟報道)

四、金融發展

財政部今天在香港發行120億元人民幣國債

8月2日,財政部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面向專業投資者招標發行12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2年期60億元,3年期30億元,5年期30億元。這是繼6月14日后,財政部今年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的第二期人民幣國債。(央視新聞)

五、港澳動態

七月香港通關突破2000萬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最新資料顯示,七月香港出入境人次達到2068萬人次,較六月增加近兩成,為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后的新高。據統計,7月份入境香港的總人次約為1032.6萬,自香港出境的總人次約為1036.3萬。其中約六成為香港居民,內地訪客占近三成。出入境高峰期集中于周末,平均每日約80萬人次出入境香港。7月23日出入境香港人次最多,總出入境數據逾92萬人次,其中約49.9萬人次入境香港,約42.1萬人次自香港出境。(大灣區之聲)

澳門藥監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服務中心啟動運行

記者2日從澳門特區政府藥物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設立的服務中心,當日正式啟動運行。澳門藥監局同時與產業園共同簽署了《加快推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設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這一服務中心將承擔聯系澳門藥監局和醫藥企業的職能,旨在對有意向申請澳門中成藥注冊的企業在申報注冊與審批過程中給予政策、技術咨詢與指導,并以此為載體開展中藥評審相關理論、技術及政策、法律問題研究,開展中藥評審相關業務咨詢、學術交流和國際(地區)交流與合作等。服務中心的成立,將與國家部委授予產業園的“粵港澳中醫藥政策與技術研究中心”“粵澳醫療機構中藥制劑中心”等形成聯動,更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醫藥企業提供增值服務,促進澳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