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中美GDP差距拉大,美國經濟欣欣向榮?那么中國應該順勢多拋美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進入2023年后,全球經濟正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中國一向被認為是全球經濟的穩定器,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最近幾個月,美國的經濟似乎增長驚人,對比上半年的GDP,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越拉越大,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上個月的中旬,新華社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GDP規模達到了593034億元(約合8.2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5%,其中二季度增長6.3%。按道理說,這個數字非常難得,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這個數字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也有網友表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其實也相當迅猛,數據顯示美國上半年GDP實際增長約2.3%,達到了13.24萬億美元;中美相差4.96萬億!不少人宣稱,現在美國經濟欣欣向榮,一個重要證據就是美國就業市場強勁、失業率正在下降。

為了顯得美國經濟的“奇跡”,他們還刻意渲染一組數據,表明中美經濟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根據統計數據,中國與美國GDP的比值,2022年還在70%以上,如今只有64.6%——以此來證明,中國正在“失敗”,美國“不可戰勝”,中國經濟永遠無法超過美國。

但是很快也有人指出,這樣的對比存在嚴重問題首先,中美GDP比值下降,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民幣的貶值,導致了人民幣在轉換匯率后進行對比就顯得很吃虧其次,美國經濟水份相當大,盡管美聯儲多次暴力加息,但是美國的CPI依舊非常高,因此美國實際GDP被通脹拉高了不少,也就是“實體不夠、通脹來湊”

不少媒體在報道美國經濟時也提到,美國民眾對經濟狀況與數據的感受是嚴重脫節的,因此有觀點認為,美國目前的GDP水平實際上做出來的數據,是為了拜登總統明年的大選服務。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否認自己的經濟也確實存在不少困難。消費乏力、對外貿易疲軟,盡管有著不少負面因素存在,但是某些人渲染的“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氣氛,不是蠢就是壞,要么就是又蠢又壞

與這些人對美國經濟的盲目樂觀、對中國經濟的盲目悲觀不同,專業機構的看法可能更加理性;不少媒體和專家學者都指出,GDP數字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美國上半年的數字證明美國經濟依舊有著韌性、短期內不會進入衰退狀態,但是美國經濟是否能夠在多次暴力加息的背景下軟著陸,這一點還有待觀察。

與此同時,華盛頓似乎也明白這樣的增長是不可持續性的,盡管爭取到了一定緩沖的時間,但進行調整的步伐已經刻不容緩。美國彭博社日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將會在8月份訪問中國,她的目的可能與此前耶倫訪華的主要目的相似,那就是希望中國幫美國消除國內通脹、繼續購買更多的美國國債——也就是說,她是來求中國救美國的,但是美國要擺出一份“老子唯我獨尊”的姿態,只能說美國的危機還不是很緊迫嘛,我們也沒有必要配合美國的行動。

對于中國來說,搞好自己的經濟才是關鍵,我們自己家里事情那么多,誰有心情替美國人操心?再說了,救活美國讓他更有能力對付中國嗎?我個人認為:既然有那么多人鼓吹美國經濟越來越好、中美差距越拉越大,那我們就多拋一點美債好了。您覺得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