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6歲的潘旭東,家住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龍蟠村,是一名七級因公殘疾軍人,退伍后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資料圖片)
前不久,他走進施集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在工作人員幫助下,登錄“戎耀皖東退役軍人就業超市”終端機的自助服務系統,在企業招聘信息中發現了心儀的目標——位于滁州經開區的永強汽車的質檢員崗位。
隨后,“就業超市”幫辦人員主動帶潘旭東深入企業,實地了解情況,并積極幫助對接工作安排、薪資等問題,最終讓他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近年來,滁州市不斷拓寬退役軍人就業安置渠道,加大就業創業支持力度。潘旭東的經歷,是該市探索退役軍人專業化、精準化就業服務之路的生動縮影。
牽線搭橋優服務
“目前,就業超市已建立起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服務網絡,退役軍人可以面對面咨詢,或通過自助端、手機端、PC端3種方式登記求職,我們負責提供崗位推薦、對接招聘、組織培訓、創業扶持等全過程服務。”戎耀皖東退役軍人就業超市負責人汪軍告訴記者。
為服務好廣大退役軍人和軍屬就業創業,滁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依托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滁州仁社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于去年9月啟動戎耀皖東退役軍人就業超市建設,通過引進社會化服務,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
“去年10月,我們對600多名當年新退役軍人進行電話問卷調查及就業意向摸排,發現他們平均年齡23歲,而且學歷高、層次高、認知高,對工作的期望值、要求也比較高。另外還有一批退役多年的再就業也面臨挑戰。”汪軍說,為此,就業超市一方面快速搭建了四級服務網絡,建立了1200多名退役軍人人力資源庫,另一方面積極到市區兩級經濟開發區、中新蘇滁高新區等單位實地走訪調查,梳理出300多家企業提供的1.2萬多個崗位,其中15%為退役軍人專崗,然后通過舉辦線上線下專場對接會,進行崗位精準匹配。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名退役軍人通過“就業超市”走上工作崗位。
回爐再造增本領
不久前,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退役軍人小陳,到就業超市申請汽車維修專業職業技能培訓。經核實,小陳屬于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符合技能培訓申請條件。于是,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就業超市協調安排小陳到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順利拿到了技能等級證和結業證,并領取3個月的生活補助。現在,小陳已從事汽車維修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
為了讓退役軍人“能力+學歷”雙提升,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安徽新華教育集團、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等簽訂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協議,開設電子商務等12個專業課程,已培訓退役士兵68名。同時,與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合作,鼓勵退役士兵參加高職擴招,幫助270名退役軍人“入校提升”。選派優秀創業退役軍人參加省里組織的2022年“未來新徽商”退役軍人創業特訓營,全方位提升軍創企業經營者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市場判斷能力。
南譙區還開展“訂單+定崗”培訓,推進教育培訓精細化、個性化,堅持培訓、就業、信息推介“一條龍”服務,增強退役軍人就業能力,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成功率。該區依托金鵬學院幫助退役軍人開展“訂單式”“定崗式”培訓,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搭建更高更優平臺。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在滁州市旅游商貿學校、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就業創業培訓、實訓三大基地,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信息咨詢、項目推介、企業孵化以及出孵后扶持等16個“一站式”服務項目。
今年5月,滁州市還舉辦了為期30天的退役軍人教師資格考試培訓班,共有53名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參加,學成后可通過考試獲得中小學教師資格證。
今年,該市首次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聘中小學教師,共有16個名額。其中,5個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學生士兵,11個崗位限退役大學生士兵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報考,崗位涉及6個學科,為退役軍人進入校園任職打開了一扇窗。
聯動扶持助創業
為推進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退役軍人服務領域一體化發展,今年2月8日,在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了兩地退役軍人聯合專場招聘會。兩省80多家企業、單位現場提供1800多個優質就業崗位,230多名退役軍人進場求職。戎耀皖東退役軍人就業超市工作人員向求職者現場展示了就業服務信息平臺,現場簽訂就業意向協議書34份。
南譙區退役軍人顧強通過現場咨詢,與幾家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后來經過各方面比對,成功入職。
“我是大學本科學歷,希望就業起點能高一些,通過這次招聘會,找到心儀的工作,非常感謝就業超市策劃的聯合招聘活動。”顧強說。
兩地還將發揮就業超市聯建平臺作用,探索“云端直播帶崗+線上招聘面試+線下精準對接”就業服務模式,并簽訂合作協議,搭建蘇皖兩省退役軍人就業新橋梁。
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需要社會各界聯動發力、共同扶持。南譙區依托就業超市平臺,聯合4家銀行,開發退役軍人創業貸款金融產品,全區已有48名退役軍人申領365萬元創業貸。同時聯合財政、稅務部門,對退役軍人創業、隨軍家屬創業和吸收退役士兵就業企業出臺稅收優惠政策。
去年以來,該區還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幫助13名退役軍人申請農業項目資金支持68萬元;聯合科技部門幫助軍創企業申報高新技術項目15項,獲得資金扶持345萬元。
“我們還充分挖掘退役軍人的紅色人才潛力,進一步拓展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發展渠道,讓他們有更多施展才華、發揮作用的舞臺。”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孔維民告訴記者,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時機,該區推薦了一批優秀退役軍人進入村和社區“兩委”班子,目前全區有17名退役軍人擔任村居書記,108人任村居“兩委”成員,61人成為村民組組長,110人成為村級后備干部。(記者 羅 寶 本報通訊員 鄭慶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