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資料圖】
有網友觀眾曬出
楊麗萍團隊最新演出照片
照片中男舞者穿著丁字褲
女舞者身著薄紗
舞蹈動作親密表演尺度大
引發網絡熱議
楊麗萍舞蹈再惹爭議
9月6日
#楊麗萍新舞再被批尺度大#
沖上熱搜
據了解
該舞蹈是楊麗萍執導的舞劇《春之祭》
楊麗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舞蹈中加入了
“萬物生”“陰陽雙修”的元素
楊麗萍的舞蹈引發爭議并不是第一次
就在前不久
舞劇《孔雀》
就因男舞者造型尺度較大
全身只穿著一條肉色緊身打底褲
舞臺燈光下看起來像是全身赤裸
掀起網絡熱議
楊麗萍表示
演員的造型是符合劇情的
這段舞蹈也是自己最喜歡的
也是最難的
因為少了其他裝飾
需要演員用極致的身體
及肢體語言來進行表演
她說,男演員飾演的孔雀角色,最終奉獻出了全身的羽毛,以此來獲得女孔雀的自由,就像我們人出生后一樣,身上也是沒有任何東西的。
8月29日
楊麗萍再次回應稱
對輿論并不在意
楊麗萍說
只有走進劇場的觀眾
了解真相和結果
沒必要去在意那些評論
對于這樣的舞臺表現
有網友提出質疑
認為沒有美感
藝術的邊界需要審慎
也有網友說
這種藝術表現很正常
還有網友覺得
藝術本身就眾口難調
媒體時評
楊麗萍與網友到底“誰對誰錯”?
澎湃新聞對此發表評論稱,一部藝術作品,有爭論并不一定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是正常的現象。從網友們發表的觀點來看,恐怕無法斷言楊麗萍與網友“誰對誰錯”,因為兩者的討論可能不在一個維度。前者考慮的更多是“如何理解藝術”,而后者要問的是“藝術表達的限度”和“觀眾的感受”。
當一部藝術作品出現爭論后,是難以立即作出“定論”的。需要強調的是,藝術批評不是冷冰冰的,它要體現張力和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妨把楊麗萍作品的藝術價值到底有多高的問題留給時間——畢竟經得起檢驗的藝術作品,才有可能成為經典。
但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到舞臺上的演出畢竟是面向全體觀眾的,在探索藝術表達的方式方法時,是不能不考慮觀眾感受的。因為不是每一位觀眾都是專業的舞蹈研究者,也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非常豐富的舞蹈知識。對于這樣的情況,楊麗萍及其團隊,恐怕也不應該擺出過于“清高”的態度。
因此,演出方或許可以在下次演出前做出一定的提示和介紹,讓普通觀眾自行做出選擇。藝術創作需要寬容,普通觀眾也應該得到尊重,兩者之間有矛盾,更需要溝通。
來源:東方網綜合奔流新聞、新聞晨報、海峽網、澎湃新聞、四川觀察
編輯:等等、小能手
審稿:錢程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