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關注 >

室溫超導!半導體時代將走向結束?

“室溫超導”最近又在科技領域掀起了討論的熱潮。

這一切都源于韓國的一個科學家團隊,他們在近日表示:發現了全球首個室溫常壓超導材料——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下稱LK- 99,一種摻雜銅的鉛磷灰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什么是室溫超導?

所謂超導,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溫度時,電阻變為零的現象。電阻越小,意味著能量損耗越低。

超導現象最初是在絕對零度(零下攝氏度)的極低溫度條件下被發現的,大多數超導體也僅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工作。

但現在超導前出現了“室溫”這個定語。也就是說在室溫條件下,也能實現超導現象,這就是室溫超導。

超導是物質的一種特殊狀態,有兩個最主要的指標,分別是臨界溫度和臨界磁場。超導體電阻為零,可以無損耗地輸電;有完全抗磁性,液氮超導磁懸浮就是很直觀的表現。

如果在室溫下實現無損耗輸電和超導磁懸浮,這是什么概念?電器電子、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軍事國防、大型計算、醫療、新能源……等重大領域都會受到革命性的影響。

醫院的核磁成像裝置,將不需要任何低溫制冷液體,價格也會大大降低。在電力運輸領域,所有在電路上的損失都可以被節省下來。應用于軌道交通,使用超導磁懸浮就能夠達到時速1000公里。

如果室溫超導成果為真,那將顛覆整個人類社會。

成果是否為真?

發現LK- 99的韓國團隊曾表示,“所有證據都可以證明,LK-99是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LK-99的誕生意味著室溫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代。”

那么這個成果是否為真?現在全世界的科研團隊都在研究、驗證這件事。

華中科大團隊在某視頻網站上發布了一段視頻,目前位列全站播放第一。這段視頻確實證明了LK-99的強抗磁性,但是并沒有驗出超導性。

一般來說,超導材料要符合兩個特征,一個是沒有電阻,另一個是有完全抗磁性。如果是在室溫下,這兩個特征都能夠表現的話,那就是說它是一種室溫超導體。

簡單來理解就是超導=抗磁性+零電阻。如果不能實現零電阻,也就不能實現超導性,韓國團隊的室溫超導研究成果自然就不能成立。

其實早在2020年和今年3月,就有來自的美國科研團隊發布報告稱發現了室溫超導材料,并觀察到了室溫超導現象,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了。

根據央視網的消息,8月2日早,據多家媒體報道,該研究團隊的成員表示:論文存在缺陷,系團隊中的一名成員擅自發布,目前團隊已要求下架論文。

現在全世界的科研團隊都在爭相復現韓國的室溫超導實驗,最終結果如何,時間會給出答案。

芯片行業會被如何顛覆?

如果未來真的能夠實現室溫超導,那對于我們半導體領域、芯片領域又有什么影響呢?

假設我們的條件依然是基于“芯片是由半導體材料制造的”。那么使用室溫超導材料做成芯片的連線,將會不存在導線發熱的情況,但還是難以避免MOS管本身的發熱,所以目前能夠想到的最大優點就是,芯片性能將得到大幅提升。引用網友的話形容“就像高速公路去掉了120的限速標識”。

而如果不考慮硬件限制,把這個假設條件再更具顛覆性一些——直接使用超導材料來制作芯片,電阻消失了,不需要再考慮散熱問題了……摩爾定律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從半導體時代到超導體時代,這要經歷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跨越。畢竟從科研領域到應用于工業領域,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2年末時,室溫超導入選為2022年度“十大基礎研究關鍵詞”。無論當下成果如何,室溫超導都是未來發展的一大前沿方向。

別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