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白酒行業價格倒掛已成常態背景下,“白酒之王”貴州茅臺的業績表現卻超出市場預期。在8月2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中,貴州茅臺透露了業績增速破20%、直銷占比達45%、系列酒半年營收破百億等重磅數據。從近期茅臺成績單來看,盡管53度飛天提價一直被股市投資者惦記,但巨頭成長的發力點卻早已不再局限于此。受業績利好推動,8月3日貴州茅臺股價于午后曾短暫翻紅,當天收于元,跌%,總市值萬億元。 而在此前的7月31日,其還曾觸及1935元/股這一52周最高價。
(相關資料圖)
“飛天”之外
即便53度飛天尚未提價,但貴州茅臺業績大漲卻已超出預期。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總收入億元,同比上漲%;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長%;實現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上漲%。
自2018年1月53度500ml飛天茅臺出廠價由819元提高到969元、終端零售價格調整到1499元以來,“飛天”提價預期一直在市場發酵,但從近期茅臺業績走勢看,這個醬香酒巨頭的業績增量空間打開已經不單純依靠53度500ml飛天這一款。
在6月13日舉行的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貴州茅臺董事長丁雄軍就曾表示,如果飛天茅臺能夠提價,會有更多利潤。但他同時表示,這兩年茅臺在做增量價格改革,除了飛天1499元之外,周邊的價格全在動、全在提,實質上實現了價格提升。
以去年5月剛推出的100ml飛天茅臺為例,定價399元,每500ml實際售價為1995元,與53度500ml飛天1499元建議零售價相比,增幅超三成。
此外,茅臺在今年正式推出“二十四節氣”酒,其中以53%vol、500ml規格的貴州茅臺酒二十四節氣酒之立春為例,售價為2899元,除了500ml規格的產品外,53%vol、100ml規格的貴州茅臺酒二十四節氣酒之立春售價為569元。除此之外,茅臺近年來還推出了包括4599元/瓶珍品茅臺等在內的一系列產品,噸價提升成為茅臺酒的業績和效益的重要貢獻力量。
酒業營銷專家肖竹青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未來茅臺集團營銷改革會進一步放量文創類的產品,比如說今年是主推茅臺24節氣酒,明年會有更多新的主題文創限量版產品發售,可能包括一些敦煌飛天系列文創或歷史事件紀念酒將陸續推出。記者關注到,今年7月中旬,在茅臺集團與敦煌研究院座談交流環節中,丁雄軍表示,希望雙方繼續以飛天為媒,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拓展合作內容。
除了茅臺酒新品推升噸價外,今年上半年,茅臺系列酒營收首破百億、增速超公司大盤。從數據看,今年上半年,茅臺酒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長%,系列酒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長%。早在2014年,貴州茅臺為推進系列酒發展,成立了100%持股的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公司,當年茅臺系列酒整體營收尚不足10億元。按照貴州茅臺規劃,今年系列酒目標營收為200億元,已然成為穩定的業績新增長點。
有券商分析認為,今年以來,茅臺開發上市兔年生肖酒、二十四節氣酒系列新產品等,通過持續提升茅臺酒非標產品占比和直銷渠道占比實現量價齊升,系列酒則通過持續結構提升和推出高價位新品等,并持續開展“尋道中國”“喜相逢”等活動,實現噸價持續提升。
直銷撐起“半壁江山”
在渠道改革多年之后,茅臺直銷渠道已經接近于撐起營收“半壁江山”。最新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直銷收入達億元,營收占比已達45%。
目前,貴州茅臺將渠道分為直銷渠道及批發代理渠道,前者指自營和“i茅臺”數字營銷平臺渠道,后者則是指社會經銷商、商超、電商等渠道。
從2016年年報開始,貴州茅臺首次披露直銷渠道收入,當年其直銷渠道收入僅為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2020年、2021年這一數據分別為%、%。2022年直銷收入已達億元,在整體營收占比已達到%。
如果僅從銷售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直銷收入與2016年全年相比增幅高達802%。在2022年與今年上半年,直銷收入大幅攀升與“i茅臺”推出密不可分。
“i茅臺”于 2022 年3月31日上線試運行,去年5月19日正式上線。丁雄軍在今年茅臺股東大會上透露的數據顯示,“i茅臺”截至6月12日的注冊用戶數達4179萬人,日活用戶超500萬,累計預約人次億,酒類交易總量達7217噸,投放門店2374家,累計交易額達億元。從半年透露信息看,貴州茅臺上半年通過“i茅臺”數字營銷平臺實現酒類不含稅收入約億元。
對于茅臺渠道調整方向,肖竹青8月2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茅臺在產能受限情況下,只能通過渠道改革變相提升出廠價來實現效益增長,他預測稱,未來i茅臺、茅臺全國42家直營店以及茅臺網上自營店的銷售額會占到茅臺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額的50%,未來茅臺的傳統渠道和自營渠道會保持動態平衡狀態。
此外,對于茅臺的傳統渠道代理商,在肖竹青看來,是高凈值人群在當地的資源鏈接平臺,對于茅臺而言也頗具重要意義。不過,對于未來在兩大渠道占比方面考量及其他相關問題,本報記者通過郵件聯系茅臺方面,截至發稿并未得到相關回復。
冷暖自知
從已經披露半年報及半年經營數據來看,除了茅臺外,名酒業績增速依然“穩字當頭”。從頭部酒企來看,除了茅臺外,山西汾酒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左右。
此外,貴州習酒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額達116億元,同比增加13%;區域酒企今世緣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左右。
中泰證券在7月31日發布的一份研報里分析指出,“政策加碼下,下半年需求或更勝一籌。從基本面看,政策趨暖,餐飲、出行等數據、大宗商品產業鏈利潤在改善;微觀方面,白酒批價穩定,高端酒進度快于去年同期,區域龍頭領跑。山西汾酒以及今世緣等公布的中報預告,亦提振信心;食品板塊延續溫和復蘇,成本回落盈利改善。隨著暑期到來,升學宴等密集開展,下半年中秋國慶旺季到來,低基數下消費的恢復有望提速。”
不過,名酒加速搶市場大背景下,對于本來就孱弱的區域中小酒企來說,今年上半年日子并不好過。以金種子酒為例,其預計上半年虧損3200萬元到480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5508萬元虧損有所收窄。
肖竹青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市場份額向品類集中、向香型龍頭企業集中已經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以茅臺所代表的醬香型和以汾酒所代表的清香型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產品復購率越來越高;同時,經銷商賣醬香酒、賣清香酒能賺錢,消費者喝醬香酒、喝清香酒有面子,實現了有人愿意賣和有人愿意買這種正向的雙循環,所以市場份額向強者集中,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趨勢會提升。
“目前來看的話,茅臺五糧液汾酒等名酒因為在商務、宴席與禮品市場擁有剛需性,加上較強的品牌號召力,因此去庫存效果明顯,價格逐漸恢復,而非名酒與區域酒企則面臨著渠道庫存過高,價格倒掛、動銷降低等問題,整體依然比較困難。”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是白酒消費旺季,而且國家經濟刺激政策落地帶來社會消費信心提升可能會引起行業連鎖反應,擁有品牌、規模等優勢的頭部名酒會率先觸底反彈,而區域酒企可能面臨著名酒渠道下沉,依然處于去庫存狀態,生存環境比較惡劣。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