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近日,記者從天河區獲悉,根據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上半年天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47.30億元,增長5.2%。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345.99億元,增長5.2%,占GDP比重74.5%。其中,規模以上軟件業營業收入增長4.3%。
天河區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場培訓會。
(資料圖片)
2020年6月天河區召開軟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通氣會,公布了未來5年的軟件產業發展“小目標”,天河區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軟件產業先導區,2025年軟件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
天河區軟件產業發展規劃。
天河區提升“軟實力”的信心源自軟件產業發展壯大的底氣。在天河人才港推出的《天河人才故事》中,坐落在天河人才港的廣州市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建軍,作為軟件行業這片“麥田”的“守望者”,分享了他和廣州市、天河區軟件行業共成長的故事。
“以前只需要別人找我就可以了,但到了協會以后,我需要主動去拓展資源去服務行業。”2006年,張建軍當選為市軟件協會秘書長,并連任至今,他沒想到的是,成為秘書長后面臨的第一個挑戰便是和人打交道。
“面向企業,貼近市場”,這是廣州市軟件行業協會成立以來的定位。在國家大力支持IT產業和軟件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來自國家、省、市各級的稅收優惠和政策補貼項目層出不窮,不少軟件企業時常苦惱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申報。“幫助軟件企業更高效地享受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正是我們協會創立的初衷之一。”張建軍說。
2022年度協助25家企業招聘各類人才200多名;打造行業知識產權公共平臺,2022年辦理各類知識產權1600多件;攜手人才港共同運營廣州市社會組織黨建示范黨員教育基地……立足行業需求,協會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搭建“政企溝通的橋梁”。入駐天河人才港以來,雙方在人才公共服務、人才招引培養、黨建工作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享人才服務資源,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如今,會員單位數量超過1500家。
“以前天河人才港這一片都是荒郊野嶺,連人都看不見幾個,現在卻成了許多知名IT企業的落戶地。”在張建軍看來,廣州的軟件業從天河北、五山起家,到科韻路,再到現在各個區域全面開花,區區有特色。2001年,天河軟件園躋身“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大批軟件、IT等信息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涌現,形成技術、資金、人才集聚發展的高地。
日前,2023年度科技創新政策專項申報工作已啟動,天河區軟件產業貢獻人才獎勵、天河區軟件業創新創業人才獎勵項目、天河區軟件業人才住房租賃補貼項目等諸多項目申報通道全面開放。此外,天河區以政策先行撬動企業創新發展,相繼出臺《廣州市天河區軟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天河區關于推動軟件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1-2023年)》《天河區加快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推動天河軟件業高質量發展。
“新的企業不斷涌現,企業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在市場拓展、高端人才、戰略咨詢等增值業務方面,我們協會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張建軍說。
采寫: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