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關注 >

讓更多人沐浴光明,這位眼科醫生公益科普授課超200場 今日觀點

采訪對象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喜歡用葡萄酒來比喻醫者的一生,每一位醫生的成長之路都需要經歷漫長的釀造時間,不斷沉淀,才能釀造出—杯陳年好酒。”上海普瑞眼科醫院小兒視光醫生閆妍博士說。

作為一名山東姑娘,閆妍醫學本科畢業后,選擇了眼科作為繼續攻讀研究生和博士專業的主攻臨床方向。在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和后來博士就讀的上海交通大學的那些年,讓閆妍記憶尤為深刻。

醫生的成長之路總是伴隨著漫長的歲月和勤懇的付出,為了掌握好眼科診療技術和科研,閆妍總是虛心向德高望重的老師們請教,經常給前輩做助手。在接診每一位患者前,閆妍總是會仔細研讀病歷,不厭其煩地分析患者的不同情況和病例細節。在十余年的執業生涯中,閆妍經常會遇到那些由于疾病無奈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診室中,一位罹患眼疾的患者面色凝重,情緒低沉,一旁的女朋友痛哭流涕,當時還是助理醫生的閆妍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們。閆妍仔細研讀患者的病例,與患者一次次親切交談,把患者當朋友般話心事,解煩憂,等患者出院時和患者已經成為了朋友。

“要用愛心對待每一位患者。”這是閆妍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小兒眼科醫生,累并快樂著。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眼神,就是我工作的動力源泉。”

談到對青少年近視預防的展望時,閆妍說,“那么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醫生和家長的配合尤為重要。”接診時,閆妍常常會面對許多高素質、高學問的孩子家長,他們對近視防控的方法掌握得尤為深刻,甚至有家長會和你坐下來面對面探討交流國內外近視防控最新的研究進展以及身邊的案例,這讓閆妍都頗為驚訝。

“現在的家長信息檢索能力非常強,他們對眼科知識非常關注,這就對我們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會經常看到有家長帶著方案來找我,和我一起探討如何給孩子最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案。”

閆妍回憶道,“在門診曾經接診過一個孩子,第一次檢查視力100度左右,第二次檢查近視度數已經達到三四百度了,這可把媽媽急壞了,孩子媽媽拿著一大堆在網上搜索的預防近視度數增長的方法跑來找我,和我一起探討,給孩子配角膜塑形鏡啊,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正確的寫字姿勢等等。醫生和家長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此后這個孩子的近視防控效果是非常好的。”

當了十余年眼科醫生的閆妍感悟頗深:醫生的能力不能只局限于臨床診療中,而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發揮到更廣闊的視野中,將公共衛生預防和眼科診療有機融合,為社會公益盡心盡責,是醫生身體力行的目標和動力。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光明事業服務,閆妍樂此不疲。

為了能讓更多人沐浴光明,閆妍多次深入社區、街道、學校,開展公益科普講座和醫療服務,為學校、當地醫生進行科普授課200余場,惠及近萬名青少年及家長。

十幾年來,閆妍孜孜不倦,不斷了解掌握眼科領域新技術,努力學習和應用先進的診療技術為患者服務。她帶領團隊在視光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做了多方面深入研究,開展了各種屈光不正新技術項目,申報立項長寧區科委課題——《多區正向光學離焦眼鏡與角膜塑形鏡青少年近視控制效果的臨床觀察》。目前該研究課題已經進入中期研究階段。閆妍常說,“當醫生在臨床上發現任何問題,經驗積累是一方面,但只有真正做科研,做出正規的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對比,才能起到真正的詢證指導作用,進而推動規范化診療。”

通訊員 薛蒆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