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歲身體健康確實很厲害,尤其是一身腱子肉。”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偶像吶,狀態一直都超級棒的!”
“一把年紀了還這么帥!”
(資料圖片)
……
近日,62 歲歌手、演員費翔因一身腱子肉的好身材引發大家的關注。據了解,近期費翔在電影《封神第一部》中,短短幾秒預告鏡頭讓網友感慨“年齡不是問題,健康的體魄才最重要”。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 60 歲就已經步入“老年人”的行列,“50 多歲時還可以拼一拼,但 60 歲以后就開始力不從心”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明顯感受。而 60 歲后想要保持健康好身體,更要做好以下 3 件事。
60歲想有好狀態,少不了 3 件事
“人體一直在不斷磨損,60 歲上下這個階段,是身體機能變化較厲害的時期,70 歲以后穩定下來,80 歲后再進入不穩定期。”。[1]
可以說,60 歲之前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如果沒有做好養生保健,60 歲之后身體就可能會發生“質”的變化。如果做好日常的養護,對于延緩衰老也是有效果的。
1
60 歲后也要運動,肌肉量和骨量是抗衰關鍵
60 歲后身體代謝率下降,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減少,因此,適度運動變得尤為重要。
很多人覺得年紀大了應盡量避免運動,“靜止養生”。但其實對于老年人,久坐或久臥不動的健康風險更大,運動是機體維持功能最佳的方式。
運動能夠維持肌肉力量和骨質量;此外,維持一定量的活動能夠保障良好的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能量消耗從而達到控制血糖、血脂。
一般以強度小、短時、多次為主。總體來說,老年人鍛煉應以和緩的有氧運動為主,進行適量的肌肉訓練。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簡單體操或游泳等有氧運動,也有助于改善關節的活動度。一些鍛煉手腦協調性的運動,對防止老年人腦部退化也有積極作用。還可以進行坐姿踢腿鍛煉股四頭肌的肌力。[2]
2
60歲后吃好很重要,這4 種營養一定要跟上
營養跟得上,有助于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預防疾病,而且對于生病的老人來說,也有助于促進身體恢復,改善癥狀和生活質量。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老年人容易缺乏哪些營養?以下這 4 種,建議要合理補充:
第 1 種:蛋白質
許多老年人不怎么吃肉,長期下去就容易缺蛋白質,而缺少蛋白質帶來的影響很大:肌肉力量會下降,會影響到骨骼健康,使人體的支撐力下降,平衡能力也會降低,增加肌少癥、摔倒風險。
生活中有很多優質蛋白質食物,且適合老年人吃,比如魚肉、蝦肉、雞胸肉、大豆、牛奶、雞蛋等。老年人不要太過謹慎,魚和蛋類并不是絕對的發物,不是一點都不能碰。
第 2 種:鈣
相信很多老人都知道補,但身體未必就很好地吸收到了,一直補卻一直缺。建議平時常喝牛奶,多吃綠葉蔬菜,少喝濃肉湯,適當曬太陽促進其吸收。
如果食物中營養不能滿足身體所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科學合理地使用營養補充劑,不要自己亂補。[3]
第 3 種:鐵
瘦牛肉、瘦豬肉等瘦肉以及鴨血等血制品食物,可以適當吃一些。
第 4 種:維生素
尤其是B族維生素,比如 B9(葉酸)和 B12。B9 對于部分高血壓人群來說,有必要補充,有助于降低疾病心血管病風險。另外,很多老人經常睡不好,這跟神經系統有一定關系,而 B12 對于維持它的健康有用。平時可以經常吃點蔬果、菇類食物和豆制品。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3
60歲后好心態很重要,身體好、心態好、才最好
《情緒革命》一書中說“情緒生病,比身體生病更可怕。”《衰老》雜志 2022 年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孤獨、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對衰老具有顯著加速作用,可使生理年齡變老近 20 個月,比抽煙的危害還大。[4]
養生重要的是養心,心情舒暢了,吃飯就香了,睡得也香了,人愿意動了,精神頭好了,看著也就年輕健康了。
即便是生病,憑借現在的醫療技術也能完全治愈部分疾病,或者合理用藥控制后可以維持正常水平。面對一些常見的衰老癥狀和疾病,老年人自己的心態反而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資料
[1] 2011-09-29健康時報《退休前后要大修》
[2] 2022-08-09 羊城晚報《老年人宜靜養還是多運動?》
[3] 2022-10-26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消化內科支醫生”《60歲后,營養比運動更重要,4種營養要跟得上》
[4] Fedor Galkin et 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biological aging: evidence from the aging rate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ging (2022). DOI: 10.18632/aging.204264
策劃制作
來源|健康時報
審核|唐芹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