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東京記者會上,日本防衛相濱田靖一展示2023年版日本《防衛白皮書》。
直新聞:劉先生,對于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新版《防衛白皮書》,你有些什么樣的觀察與思考?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跟往年相比,日本的這份新版《防衛白皮書》,出現了三個令人不安的新動向——
(資料圖片)
第一個是,在去年的白皮書中,日方僅僅是用“強烈關切”來描述對中國的態度,而這一次,則認為中國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我們知道,前者只是表明了日方對中國的態度,后者則是直接對中國定了性。而把中國定性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未來日本將會把最大的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用來應對中國的所謂”挑戰”。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日本準備卯足了勁跟中國對著干。
第二,按理來說,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關日本什么事,日本的《防衛白皮書》應該把主要篇幅用在自身面對的所謂威脅上,然而,在這份新版防衛白皮書中,日方卻罕見地用了前所未有的篇幅,來描述中國大陸對于臺灣的所謂軍事威脅。這背后的潛臺詞就是,日方已經將臺灣面臨的所謂”威脅”,看成了是自己面臨的安全威脅。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岸田政府正在將安倍主張的“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落實到了具體的行動上。或者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日本正在做軍事介入臺海局勢的準備。
第三,這份新版《防衛白皮書》,還在杞人憂天,為美國所面臨的所謂來自中國的“威脅”而操心。白皮書說,中國加速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不僅是在為臺海危機做準備,而且是在為對抗美國做準備,并指中國要打造一支能在智能化戰爭中戰勝美國的部隊。我認為,這背后可不僅僅是在挑撥中美關系,它實際上是在把美國面臨的所謂安全威脅,也當成了自己面臨的威脅,并做好了要為美國“兩肋插刀”的準備。換句話說,日本不僅認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認為“未來美國有事也是日本有事”。這也就再度證明近年來美日同盟關系已經被再造和發生了質變,也就是,過去的美日同盟主要強調的是美國對日本承擔的軍事保衛義務,而現在則要強調日本也要對美國承擔軍事保衛義務。
總而言之,日本在這份新版《防衛白皮書》中所要傳遞出來的信號,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句是中國大陸是日本面臨的“最大戰略性挑戰”;第二句是,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所謂“威脅”就是對日本的“威脅”;第三句是,中國大陸對美國的所謂“威脅”,也是對日本的“威脅”。而這三句話背后共同的潛臺詞就是,我們日本翅膀硬了,要在亞太地區當警察管管閑事了。
日本防衛相濱田靖一(資料圖)
直新聞:日本的新版《防衛白皮書》除了著重渲染中國的所謂威脅之外,還談到了俄羅斯與朝鮮的所謂威脅。對此,你又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份白皮書除了在前面單獨大談特談了中國的所謂“威脅”之外,而且在談到朝鮮與俄羅斯的所謂威脅時,也把中國給塞進去了。而且,這背后的邏輯順序是,先是抨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所謂侵略與核武威脅,以及抨擊朝鮮多次試射洲際導彈,后又重點突出了中國的所謂“威脅”,認為中國對日本的所謂“威脅”要遠遠超過朝鮮與俄羅斯。接下來,則是居心叵測地強調了中國、俄羅斯與朝鮮三國對日本造成的“共同威脅”。這背后的潛臺詞,實際上是在對外暗示,中俄朝實際上是一個共同的軍事集團。因此,為了應對中俄朝的“共同威脅”,所有的西方國家必須結盟應對,尤其是北約必須要將戰略重心轉移到“印太”地區來。也就是說,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說的,這實際上是想在“印太”地區制造和挑起集團式對抗。
大家知道,此前中方曾經反復強調,中俄關系是一對“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雙邊關系。其目的,顯然是為了消除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對中俄關系的誤解與誤會。而日本刻意夸大中俄兩軍在日本海附近的聯合巡航行為,突出強調所謂中俄朝的“共同威脅”,實際上就是要竭盡全力對外暗示,中朝俄不僅有所謂結盟的傾向,而且是在抱團對抗日本與美國。日本這樣做,顯然不僅僅是為了污名化中國,而且是在刻意挑撥中國與西方國家尤其是跟歐盟的關系,并動員西方國家尤其是北約加入到跟中朝俄的所謂陣營對抗中來。
除此之外,日本的這份新版《防衛白皮書》,通篇還貫穿著另外一條非常清晰的邏輯主線,即當前的日本正面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安全威脅,正邁入新的危機時代。為此日本不僅要增強自己的防衛能力,而且要建設反擊能力。因此日本要前所未有地大幅提高軍費開支,并請全體國民多多理解與支持。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劉立平,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