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荔枝灣涌已經是游客和市民喜愛的“打卡地”,未來荔枝灣涌沿線的濱水環境將進一步提升。近日,荔枝灣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從逢源路大石頭到永慶坊二期全長約2.23千米的荔枝灣涌沿線將進一步提升,進行駁岸修補、駁岸清洗、堤岸水泵修復、駁岸護欄更換以及13座橋梁微改造等。
荔枝灣涌位置圖
三大方面亟需提升 更好與歷史街區融合
(資料圖片)
荔枝灣涌位處西關腹地,舊稱“嶺南第一勝景”,是廣州市歷史悠久的風景名勝。隨著廣州城區的擴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荔枝灣涌水質變差,繼而部分水道被覆蓋。2010年10月,荔灣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見天日,原來覆蓋在河涌上的馬路被拆除,昔日“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景色得以重現。目前的荔枝灣涌是廣州的重要地標,是全國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廣州游玩必不可少的“打卡”標志地。
隨著荔灣區近年不斷對周邊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修繕更新,荔枝灣涌沿岸濱水空間亟需更新整治以更好地與周邊片區融合一體。據悉,目前荔枝灣涌沿線主要有三方面亟需提升:一是距上次荔枝灣涌的復涌工程時間久遠,駁岸及沿線步道上的設施設備老化破損;二是荔枝灣涌部分區段存在夜景照明缺失、橋下照明缺失等問題;三是需要完善荔枝灣涌沿線細節環境設計,加強荔枝灣涌游船線路可觀賞性,增加與周邊歷史文化街區的和諧性與整體性,提高游客游玩沉浸度。
整治范圍圖
打造橋橋是景、步步風光的“西關水客廳”
荔枝灣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荔枝灣涌兩側,涉及荔枝灣一期、三期改造范圍。項目起點位于逢源路大石頭,終點位于永慶坊二期,全長約為2.23千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3座橋梁的微改造工程、濱水全段的綠化改造、全段的駁岸修補、照明補充、節點改造(碼頭、六合硯池、西關培正小學北側)以及民居立面改造及其他項目協調等。
本次整治工程擬結合荔枝灣涌沿線豐富的歷史人物景觀,打造橋橋是景,步步風光的“西關水客廳”,以橋串景,以橋興水,以橋入街的特色濱水空間環境。項目的建設將大幅提高荔枝灣涌兩岸的精致度,凸顯荔枝灣地區的文化特色,改善廣大居民及游客游玩的舒適度和體驗感。
遠期目標將達到以水為主線,統籌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生產、生活、生態格局,統籌兼顧生態、文化、休閑、經濟、水安全等功能,打造江河安瀾的行洪道、水清岸綠的生態道、融入自然的休閑道、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帶,將荔枝灣涌建設打造成為“水生態環境治理的升級版”,推動生態環境的共建共治共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