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600085.SH)日前公布了2022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53.72億元,同比增長5.2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6億元,同比增長16.17%。2022年,公司統籌推進生產供應保障、深化營銷改革,業績增長略超預期。可見,公司已經擺脫前幾年營收利潤下滑的陰影。
鈦媒體APP發現,近年來同仁堂在在大健康、大消費潮流下頻頻嘗試通過“跨界”來重塑形象并尋找新的可能性,只不過就財務數據來看效果并不明顯。去年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顯示其回歸主業,增加科研立項、積極布局藥品管線,并將以此來繼續挖掘市場增量。
(資料圖)
核心品類收入穩定增長,盈利能力提升
“同仁堂”品牌始創于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歷史悠久。其主營業務為中成藥的生產與銷售,擁有包括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加工、中成藥研發、中成藥生產、醫藥物流配送、藥品批發和零售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
目前公司生產的中成藥超過400個品規,產品劑型豐富,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為代表。
2022年,公司兩大核心品類收入實現穩定增長。其中,心腦血管類產品(主要為安宮牛黃、牛黃清心)實現營收40.63億元,同比上升11.96%;補益類產品(主要為六味地黃系列、金匱腎氣系列)實現營收15.67億元,同比上升7.60%。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盈利能力方面,由于公司深化營銷改革、推進降本增效,營業成本得到有效管控,同仁堂2022年綜合毛利率較上年提升1.18個百分點至48.80%;凈利率提高1.36個百分點至14.31%。心腦血管類和補益類毛利率分別提升1.24個百分點和0.54個百分點。
對于2022年公司的經營情況,同仁堂表示,去年收入增長主要由于調整了部分產品售價、聚焦核心品種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等。另外,公司還加大零售終端布局,截至2022年末,同仁堂門店數量為942家,同比新增22家。其中有595家設立了中醫醫療診所,還有707家取得“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占門店總數的75.05%。
事實上,同仁堂去年營收業績的雙增長也離不開旗下3家控股子公司的驅動。根據年報,2022年同仁堂科技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92億元,同比增長10.95%,凈利潤10.02億元,同比增長15.55%;同仁堂國藥實現營業收入14.95億元同比增長15.76%,凈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10.39%;而同仁堂商業實現營業收入85.54億元,微增2.75%,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增17.06%。
跨界“飲酒”未遂,加大研發培育新增長點
去年同仁堂曾宣布擬以不超過人民幣1.90億元收購京宜生物51%股權,補充藥酒業務產能,并向食品酒業務延伸。而京宜生物主營業務定位為生產、銷售藥酒、白酒、配制酒。
彼時有業內人士認為,白酒品類是較高溢價的產品,同仁堂投資白酒可以有效拓展品類,獲得新的市場增量,提升業績。另外,中國向來有“藥食同源”的理念,同仁堂對相關的酒類產品也有很強大的賦能和品牌背書作用。
然而僅7天后,公司跨界布局酒類業務的理想就熄滅了。原因是公司認為該交易方案較為復雜,在與相關部門溝通過程中,就部分安排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繼續推進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決定終止此次投資。
事實上,同仁堂作為三百多年的老字號,早就在重塑形象并尋找新的可能性。
近些年同仁堂在化妝品、日用品、飲用品方面均有涉足,為了抓住年輕消費市場還推出了新零售IP“知嘛健康”賣起了咖啡和奶茶。中藥元素與新式咖啡茶飲結合,加上新潮時尚的門店風格,“知嘛健康”一時成為網紅咖啡館。并且,繼咖啡館后,同仁堂去年又新開了一家藥膳餐廳。
只不過,從數據上看,上述這些創新對營收并沒有顯著影響,更像是營銷手段,目前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仍不明顯。
因此,同仁堂去年回歸到主業并加大研發,增加科研項目立項、積極布局藥品管線,以此來擴充產品矩陣、挖掘業績增量。根據財報,公司研發費用達到2.17億元新高,同比增長23.59%。
數據來源:Wind
從研發項目看,公司除了對同仁牛黃清心丸等重點品種進行二次開發外,2022年新啟動的項目包括安宮降壓丸等4個品種的研究、基于高分辨質譜多組學分析技術對左歸丸和右歸丸的物質基礎及活性成分篩選研究、以及麻仁潤腸丸等大品種培育研究。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同仁堂科技作為公司旗下從事中藥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也表示將繼續以“大品種戰略”為核心,聚焦“品牌、品種、品質”核心競爭優勢,準確把握中醫藥行業發展趨勢,聚焦主業,在科研發展上求創新。
財報發布后,同仁堂股價連續兩日拉升,截至29日收盤報53.60元/股。據報道,3月28日北向資金凈買入同仁堂183.47萬股,占當日成交量比例為8.13%;近5日累計凈買入282.02萬股,近30日累計凈買入335.03萬股,分別占同期成交量的4.34%、1.05%。從金額來看,以增減持數量和成交均價為基準進行測算,北向資金當日凈買入同仁堂9450.8萬元,凈買入額創2022年7月4日以來新高。(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