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間,三江購物(601116.SH)一字漲停,實現2連板。
三江購物是阿里概念股,也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重要落子之一。
3月27日,曾現身日本、泰國等地的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在杭州露面。
(資料圖)
3月28,阿里宣布史上最大調整,宣布將重組為六個主要業務部門,可以在準備就緒時進行融資和IPO。
阿里入局最初幾年,三江購物頗有點“坎坷”,但2022年,其新零售轉型似乎漸露曙光。
一、7年前阿里“空降”三江購物
三江購物本為浙江連鎖企業之一,主要經營1000-3000平方米的綜合超市及4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超市(鄰里店),門店選址一般在社區附近,商品結構以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品為主。
公開資料顯示,三江購物2013年至2015年凈利潤持續下滑,2016年挽回頹勢,實現50.69%的同比增幅。
2016年11月18日晚,三江購物一口氣拋出30份公告,其中公司擬以11.11元/股向杭州阿里巴巴澤泰發行1.37億股,合計募資15.21億投向超市門店全渠道改造項目及倉儲物流基地升級建設項目。
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實際控制人就是阿里巴巴集團。
不過,阿里入局初期,三江購物表現不盡如人意。
2017年三江購物新開業門店18家,關閉門店7家,全年凈新增店鋪數為11家,未能完成去年開設“不少于30家”新店的計劃。因為剝離了香煙經營業務,2017年三江購物實現營收約37.7億元,同比減少7.96%。
2021年,三江購物實現營業收入39.25億元,同比減少8.73%;實現歸母凈利潤0.88億元,同比減少27.84%。
三江購物指出,一方面是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公司銷售增長較多,同時,2021年零售業競爭激烈,最終致使公司當年銷售下降。
2、新零售轉型有“柳暗花明”跡象
事實上,在2021年在年報中,三江購物表示,公司和盒馬科技合作的創新店寧波盒馬鮮生門店在2021年走出了創新試點期,經營效益明顯提升,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連續4個月實現了盈利。三江購物在2021年年報中坦言,2021年存在的問題是,公司的寧波奉化配送中心改造未按計劃動工,主要因為規劃項目中最后一塊6畝土地使用權在辦理變更手續時遇到歷史遺留問題,政府暫時還無法解決該問題,導致項目無法按計劃開工。
目前,阿里旗下阿里云、菜鳥等多個業務已是市場頭部企業,而盒馬、平頭哥等業務融資上市傳聞不斷。對六大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而言,全面獨立經營有利于市場更好對價值稱重,張勇則表示,能“讓員工真正走向為自己的業務而戰”。
公開信息顯示,盒馬作為新零售業態已經走向成熟,連續幾個季度業績表現突出。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在2022年10至12月,盒馬取得雙位數的同店銷售增長。
根據三江購物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公告,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89億元,同比增長4.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48萬,同比增長3503萬元,增長80.61%。值得一提的是,由三江購物運營的盒馬寧波區域實現盈利697.12萬元,已經連續6個月盈利。
具體而言,由三江購物控股的浙江浙海華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報告期凈利潤697.12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664.84 萬元,報告期增長1361.95萬元。主要系銷售增長,毛利增加及費用控制所致。該公司是盒馬寧波區域的經營方,目前運營6家盒馬鮮生門店。
2022年上半年零售業面臨巨大考驗,收入及利潤普遍呈下降趨勢,三江購物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被看作傳統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信號。
2022年,三江購物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72.52%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5.41%左右。
今年初,盒馬CEO侯毅在內部信里透露,盒馬鮮生的主力業態已經盈利。同時,他還對過去7年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將盒馬新零售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16年至2018年是“舍命狂奔”的探索期;2019至2021年是“保命狂奔”的打磨優化階段;2022年則是保持業績高速增長的成熟期。
來源:泡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