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資訊 >

焦點播報:芯動聯科銷售奇跡:4500元招待費拿下6800萬訂單|IPO觀察

2月13日,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動聯科”)將科創板IPO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11493.3333萬股。公司此次欲募集10億元分別用于高性能及工業級MEMS陀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高性能及工業級MEMS加速度計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高精度MEMS 壓力傳感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MEMS器件封裝測試基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

鈦媒體APP注意到,芯動聯科近5年沒有新的發明專利,關聯交易偏多。更加神奇的是,公司銷售人員通過4500元招待費、不到過2瓶茅臺的價錢就拿下6800萬訂單。

4500元招待費拿下6800萬訂單?

芯動聯科主營業務為高性能硅基MEMS慣性傳感器的研發、測試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度計。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下稱“報告期”),芯動聯科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89.1萬元、10858.45萬元、16609.31萬元、6797.0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792.58萬元、5189.91萬元、8260.51萬元、3106.44萬元,業績持續上升。

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6月末,芯動聯科的員工數量分別為35人、51人、70人、78人。

根據芯動聯科的員工人數和業績情況可以計算出,2019年-2021年人員創收228.26萬元、212.91萬元、237.28萬元,人均創利108.36萬元、101.76萬元、118.01萬元。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截至2022年6月末,芯動聯科的銷售人員數量為2名。若以銷售人員數量從未變化來計算,芯動聯科的情況如下:

這也意味著,芯動聯動的銷售人員年均創收至少4000萬元,年均創利至少2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述銷售人員的數量是猜測,但2022年上半年芯動聯科的銷售人員數量是2名是確定的,換言之,至少在2022年上半年,每名銷售人員創收3400萬元,創利1553.22萬元。

更加有意思的是,鈦媒體APP注意到,上述兩名銷售人員只用了4500元完成了上述訂單。招股說明書顯示,2022年1-6月,芯動聯動銷售費用中的業務招待費為0.45萬元,大約兩瓶茅臺的價格。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對此,一位資深銷售人員向鈦媒體APP表示,一般情況下,銷售人員與客戶談合作,特別是大合作,均會涉及到業務招待費,但是能通過4500元業務招待費完成近6800萬元的訂單,這有些夸張。

除此之外,若還是以2名銷售人員計算,根據芯動聯科銷售費用中的員工薪酬和人員數量,可以簡單計算出2019年-2021年銷售人員的年均薪酬分別為80.41萬元、106.08萬元、136.86萬元,而2021年芯動聯科核心技術人員顧浩琦的薪酬為67.49萬元。

關聯交易多

鈦媒體APP注意到,芯動聯科之所以能實現上述業績主要是依賴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報告期內,芯動聯科向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909.8萬元、8701.42萬元、12701.83萬元、5553.82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3.97%、80.13%、76.47%、81.71%。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需要指出的是,芯動聯科在大客戶的認定卻令人匪夷所思。據悉,芯動聯科將向客戶AA、客戶A、客戶B產生的銷售收入合并至一欄,同時,其又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客戶A、B均是公司持股 5%以上的股東北方電子院受同一集團控制的企業,而客戶AA為非關聯方。那么,為何客戶AA與客戶A到底是什么關系?為何產生的收入能合并至一起?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與此同時,芯動聯科在關聯交易披露,其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向客戶A產生的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為1975.76萬元、4455.61萬元、2835.37萬元,而該金額與其在公司前五大客戶中客戶A產生的收入也相差較遠。

對此,芯動聯科表示,根據客戶A供應鏈管理的需求,公司客戶存在指定采購的情形,即客戶A指定客戶AA以客戶A與公司確定的價格范圍向公司采購產品,上述指定采購中由客戶AA向公司下訂單并進行結算,公司產品的最終客戶為客戶A。

若是上述因素所致,芯動聯科關聯銷售產生的金額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8.20%、18.20%、27.21%、42.52%,持續增長,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是超過了4成。

除了關聯銷售之外,報告期內芯動聯科的關聯采購金額分別為547.11萬元、957.98 萬元、1384.44萬元、1081.75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5.57%、36.16%、35.07%、42.71%。如此多的關聯交易,不禁令人懷疑,芯動聯科的獨立性到底如何?

毛利率奇高,近5年沒有新的發明專利

芯動聯科此次IPO上市的板塊為科創板,而科創板對于研發實力頗為看重,那么芯動聯科的研發如何?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芯動聯科的研發費用分別為,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9.2%、23.96%、24.39%、37.76%,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的平均值分別為13.67%、11.7%、16.57%、17.12%。可見,芯動聯科的研發費用率始終遠高于同行均值。

或許是由于研發費用率的原因,芯動聯科的毛利率分別為90.66%、88.25%、85.47%、86.6%,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44.01%、46.04%、44.32%、40%,也始終高于同行均值。

但是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芯動聯科共擁有公司已取得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其中最近一次發明專利的申請日為2017年3月。這也意味著,近5年芯動聯科都沒有新的發明專利。有關上述問題,鈦媒體 APP 發函至公司,但截至截稿,沒有收到公司的回復。(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鄧皓天)

關鍵詞: 芯動聯科銷售奇跡4500元招待費拿下6800萬訂單|IPO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