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規后IPO材料繼續撤。
12月2日,中證協發布了《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辦法(試行)》(下稱《評價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據了解,《評價辦法》對投行的執業質量設置了多個加減分項目,其中,IPO項目材料撤回成重點減分項目。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評價辦法》正式實施以來的半個多月時間里,仍然有8家注冊制IPO材料被撤回,涉及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等多家頭部券商。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券商的IPO執業質量可能會被扣分。
券商中國記者采訪獲悉,目前市場上對此有不同的評論看法。有投行人士認為,此舉有利于壓實保薦機構責任,未來,保薦機構申報項目將更為謹慎。也有人士表示,對于頭部投行而言,因為項目眾多,即便部分項目出問題被扣分,也不會使得平均分下滑太多,因而對頭部機構影響不大。
新規后IPO申報材料繼續撤
即便《評價辦法》對IPO撤材料給予了重罰,但依然難以阻擋IPO材料的撤回。
Wind數據顯示,自從12月2日《評價辦法》實施以來,至今已有8家注冊制IPO的材料撤回,涉及的保薦機構包括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診股)、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華西證券(行情002926,診股)、安信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以及長江證券(行情000783,診股)承銷保薦。有的IPO材料還是在沒有回復的情況下直接撤回了。
12月9日,上海創米數聯智能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上海創米數聯智能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保薦人向深交所提交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上海創米數聯智能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據了解,今年7月26日上市委對該公司發出第1輪審核問詢函,截至終止前發行人未進行回復。
根據新規《評價辦法》,上述撤回IPO材料的保薦機構都可能會被扣分。在新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保薦項目未通過上市委或發審委審核,不予核準或注冊,扣100分。因初審環節發現影響發行條件的問題撤回,扣100分。因被確定為現場督導或現場檢查對象后撤回,扣60分。除因行業政策變化、市場環境變化等合理原因撤回不扣分外,其他原因撤回,扣20分。
據了解,中證協可以根據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對證券公司在保薦代表人管理、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實行區別對待,并將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納入證券行業執業聲譽激勵約束機制。
業內人士表示,總體而言,該《評價辦法》主要指向目前大量IPO撤回、被抽中現場核查IPO撤回的客觀現象,壓實保薦機構責任。未來,保薦機構申報項目將更為謹慎,有些客戶為了應付投資機構隨意申報IPO的現象將大為受阻。
年內IPO撤單數量高企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接近200單的IPO項目(包括北交所項目在內)被撤回材料,其中,創業板撤單量最高,占比近五成。
就在上個月,廣東證監局撰文分析了轄區近兩年撤否項目具體成因,其中提到撤否項目的保薦機構存在執業理念不適應等多方面問題,一是執業理念轉變滯后,“帶病闖關”心態猶存;二是板塊定位不準確,科技、創新、成長屬性論證不充分;三是執業未勤勉盡責,核查把關不到位;四是資源保障存在不足,違規執業時有發生。
廣東證監局指出,有的機構執業理念轉變滯后,“帶病闖關”心態猶存。有的機構心存“僥幸心理”,有的機構急于“搶跑占位”,采取“拖延戰術”,有的機構存在“回避心理”,習慣于掩飾問題,對于控股股東控制的同業但不競爭的實體,以控股股東不控制該實體規避同業競爭論證,在審核環節被發現后,造成惡劣負面影響。
“下一步,將依據執業質量指標對轄區保薦機構精準畫像,對撤否率較高的機構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聯合地方政府持續開展撤否項目保薦機構約談通報工作,對‘一查就撤’等保薦項目實施專項抽查。”廣東證監局表示。
“監管規則的完善對券商投行業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保薦代表人指出,以往券商投行“胡子眉毛一把抓”搶項目的現象將不復存在。此前,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券商加大力度進行項目儲備,而忽視了對于企業質量方面的考核。而在IPO審核從嚴的背景下,有券商內部制定了接項目的條件,將更重視項目質量。
上月底,深交所發布了一期《創業板注冊制發行上市審核動態》,對今年1-10月的發審總體情況、政策動態、監管動態、現場督導、被否案例等情況進行通報。
交易所重點關注了現場督導“一查即撤”的情況,更特別指出受理環節主要存在的三大亂象,中信證券、長城證券(行情002939,診股)、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診股)、中德證券等保薦機構被點名。深交所強調“申報即擔責”,督促發行人、中介機構在項目申報前充分了解發行上市相關規定,扎實做好申報工作。
11月底,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常態化開展投行內控現場檢查,從“帶病申報”、“一查就撤”、執業質量存在嚴重缺陷等典型問題入手,重點檢查投行內控制度是否健全、運行是否有效、人員及保障是否到位等,促進保薦機構真正發揮“看門人”功能,為注冊制行穩致遠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