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圖賞 >

衛寧健康董事長被留置,醫療信息化的紅與黑 信息

董事長被留置,業績增收不增利,股價跌跌不休,衛寧健康的風水盤該怎么轉?

7月3日早盤,國內醫療健康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龍頭企業衛寧健康(300253)公告,公司于2023年7月2日收到茂名市監察委員會的電話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煒被實施留置措施。一時引發坊間震動。


(資料圖片)

受此消息影響,7月3日開盤后,衛寧健康股價直線下挫,截至收盤報8.66元,下跌19.96%,總市值186億元。

伴隨著衛寧健康的大跌,A股其他醫療信息概念股嘉和美康(688246)、萬達信息(300168)、山大地緯(688579)、久遠銀海(002777)等紛紛跟跌。

商場老兵,步入歧途

事實再次證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與否,和財富無關,和地位無關。

據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衛寧健康董事長周煒,1967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1993年至2004年,先后擔任上海泰格新技術開發公司總經理、上海金仕達衛寧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2004年起加入本公司,歷任董事長、總裁。現任本公司董事長,兼任衛寧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衛寧軟件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截至2022年末,周煒持股176,474,241股,按照7月3日的收盤價計算,參考市值超過15億元,其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75.03萬元。

所謂留置措施,是紀檢監察機關對涉嫌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的嫌疑人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非從事公務的人員例如公司高管,涉嫌行賄、共同職務犯罪的,也可以被采取這一措施。董事長因被采取留置措施不能履行職務的,公司董事會可以臨時決定由某位董事代行董事長職責。

一般情況下,留置的期限不超過三個月,但可以延期一次,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這意味著,如果周煒三個月后還在留置期內,不排除衛寧健康會重新選舉董事長的可能。

衛寧健康稱,除周煒外的公司其他全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目前均正常履職。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業務流程,日常經營管理由公司高管團隊負責,公司高管團隊已針對相關事項做了妥善安排,目前公司經營正常。

家族企業,近況堪憂

公開資料顯示,衛寧健康成立于1994年,致力于供醫療健康衛生信息化解決方案。

2011年,衛寧健康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注于醫療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2013-2015年,公司并購加速,同時自2015年起,并開始積極布局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推動互聯網+模式下的醫療健康云服務等創新業務的發展。2016年以后,公司主要以新設子公司和參股子公司為主來進行創新業務的探索。

從最新股權結構看,王英與董事長周煒為夫婦關系,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分別持股4.96%和8.22%;周成為周煒與王英的兒子,持股2.94%。

近年來,衛寧健康在全面健康信息化的規劃之下,業務規模擴張迅速。截至2022年底,公司服務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用戶達6000余家,其中包括400余家三級醫院。

然而,客戶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其回款周期較長。雪上加霜的是,最近幾年,受疫情影響、項目驗收等受阻,公司合同資產高筑。財報顯示,衛寧健康應收賬款與合同資產占流動資產比例,穩定在60%-70%之間,資金周轉效率較低。

公司的財務表現也不容樂觀,去年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93億元,同比增長12.46%;同期,公司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出現大幅下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下降71.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19億元,同比下降43.74%。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9億元,同比增長0.82%,凈虧損6353.47萬元,同比止盈轉虧。

發力新產品,勝算幾何?

沒有人會否認醫療數字化轉型是未來趨勢,但是也必須承認這是一門極慢的生意,而且充滿了變數。

從目前發展情況看,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普遍存在地域化、定制化等特點,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而盈利難,更是困擾行業參與者最大的心病。To B還是To C,這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

不同于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互聯網醫療,雖然它們也是和醫療健康有關的,但其占收入來源大頭的幾乎都是醫藥電商、零售等To C業務,并沒有完全依托線下的實體醫療機構去開展醫療行為。

相比之下,衛寧健康做的就是To B的生意,依托實體醫療機構去開展業務,通過賦能醫院產生新的收益,然后去分享這一部分收入。所以,它的推動可能就不像純粹的互聯網那么快,會受到包括政策性等在內的一些約束。

據悉,衛寧健康上一代醫療信息化產品,從項目中標到交付完成,平均轉化周期約9個月左右,這幾年通過優化交付流程、提高標準化水平等,轉化周期有所縮短。

2022年下半年,新一代產品WiNEX開始正式交付,但目前主要還是項目化方式交付,還沒有達到標準化批量交付階段,如復星健康的4家醫院、北大人民醫院、泰康醫療下屬醫院等。由于同時保持兩套產品的研發線和交付線,衛寧健康亞歷山大。

根據規劃,衛寧健康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實現WiNEX門診醫生站和住院臨床實現量產,各大區能獨立完成區域內WiNEX交付。公司預計,如果兩套產品人員能融合成一套,人力資源壓力就會減緩,到2024、2025年,如果收入可以快速上升,并且人力資源成本沒有同步大幅上升,預計凈利潤就會大幅提升。

挑戰在于短期的交付壓力。目前,公司還在重點打磨WiNEX功能,特別是頭部醫院的復雜場景,要滿足用戶需求、樹立標桿;更重要的是,交付模式要實現標準化,成本才會更可控。

但現實卻讓投資者心存顧慮。在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公司透露,由于百強醫院等頭部醫院數量不多,每年新院建設或核心應用系統切換的數量也不多,目前公司積極交流中的百強醫院項目有5-6個。

面對這種境況,借助新一代產品,衛寧健康真的能扭轉局面嗎?

來源:覽富財經網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