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圖賞 >

當前視訊!廣州南站ICC項目最新進展:2025年起分階段落成

日前,在新鴻基地產廣州南站ICC·軌道上大灣區的“新引擎 新地標 新樞紐”——高質量TOD發展的國際視野分享論壇上,新鴻基地產南中國區總經理黎祥掀透露了廣州南站ICC項目的最新建設進展。

廣州南站ICC以“東商務、西交通”為概念進行整體規劃,涵蓋甲級寫字樓、一站式商場、酒店、優質住宅和公寓及公共交通換乘設施等。黎祥掀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廣州南站ICC是集團目前在大灣區最重要的大型綜合TOD發展項目之一,這一重量級項目,將以多元業態與無縫連接優勢,賦能南站地區從功能單一的交通場站向“站城一體、業態融合”的大灣區門戶樞紐轉型。

據悉,廣州南站ICC將于2025年起分階段落成,其住宅部分峻鑾位于廣州南站核心區的營銷中心及示范單位目前已開放參觀。


(相關資料圖)

來自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的設計運營團隊在論壇上分享到,在新鴻基地產與設計團隊的協力合作下,南站地區將構建三維立體多層次交通體系,高效帶動片區高流量資源流動,同時將自然引入辦公、將綠化貫穿建筑,全方位打造交通與商辦、建筑與自然的無縫換乘新體驗。未來的廣州南站,將以流動造型、獨特形態,成為大灣區標志性門戶樞紐及新名片。

廣州南站朝“站城一體化”方向發展,將通過核心樞紐連接城市社區,提供全天候無縫連接的城市體驗。

論壇上,KPF建筑師事務所總監陳麗姍圍繞區域連接、線性連接及網絡連接類型分享世界各地城市TOD案例。她認為,TOD是許多當代城市的主要發展模式,創建了一個以軌道交通為中心的緊湊、適合步行、以行人為導向的混合功能社區,讓人們可以在不完全依賴汽車的情況下生活,從而減少低碳排放。而廣州南站ICC屬景觀連接類型,正是綠色生態的下一代TOD。

未來,廣州南站ICC將為樞紐區注入新動力,讓南站充分發揮作為“黃金樞紐”的高效便捷交通優勢。正如AG匯創國際建筑事務所創始人及設計總監呂達文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提供約700個出租車蓄車位,并在首層上客區實現人車分流,為乘客打造舒適排隊環境;設計約3300個地上及地下公共停車位,改善乘客停車體驗;通過全新的、跟高鐵站無縫銜接的公交車、長途客運車上落客空間和蓄車位,讓乘客可以更舒心高效地換乘;也將設計地下的快速接客區,讓私家車和網約車的接送更順暢。這些交通功能將統一匯聚在廣州南站西門,透過系統化立體組織,將大大減少人行步行距離,令各類交通的換乘變得舒適簡單。

面對如此復雜的廣州南站ICC項目,如何將花城綠意、煙火活力與開放創進一步融合將是一大考驗。

AECOM景觀設計執行董事吳琨在論壇現場分享了“綠色滲透、綠色活力、綠色科技”三方融合的景觀策略——在充分尊重場地自然資源、挖掘嶺南水鄉特色的基礎上,打造點線面結合的綠色網絡,形成綠色滲透;在全齡共享的花園式空間中融入廣州的煙火氣和人情味,賦予片區綠色活力;同時將國際前沿的生態海綿、低碳節能等技術與景觀空間緊密結合,營造出可持續發展的舒適人居環境。

對于現代都市而言,這不僅意味著便捷時尚、活力十足的都市氛圍,以及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還涵蓋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氣質,將為廣州南站ICC帶來辦公、居住、生活等多元綠意空間新體驗。

來源:南方+

關鍵詞:

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