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多地豬價陸續突破“8元/斤大關”,會大幅反彈嗎?

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7月末豬價漲幅擴大,最大單日漲幅接近0.8元/公斤。由于虧損近7個月,養殖端盼漲情緒爆發,散戶普遍壓欄惜售,生豬供應收緊,豬價不斷走高,全國多地豬價陸續突破“8元/斤大關”。


(資料圖)

7月31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與陜西地區水平一致,其中,福建地區,豬價上漲1元,生豬均價漲至17.1元/公斤,價格達到了國內新高。而在新疆地區,豬價上漲1.25元/公斤,價格漲至15.4元/公斤,處于國內新低;在傳統高低市場,其中,東北地區,生豬報價上漲0.45~0.7元,屠企報價漲至16.1~16.5元/公斤,生豬均價全面漲破16元/公斤。而在南方市場,傳統高價地區,目前,川渝市場漲至16~16.2元,華東大部行情漲至16.15~17.1元,河南市場報價沖高16.1元/公斤,在兩廣地區,屠企報價漲至16.3~16.9元/公斤!

由此可見,7月31日,豬價呈現直線拉漲的走勢,生豬育肥虧損壓力明顯減輕,東北多地養殖端出欄呈現“扭虧為盈”的表現。

展望后市,豬價會大幅反彈嗎?

7月30日,申萬宏源發布報告稱,短期豬價的快速上漲本質上依然是供需基本面的變化,前期產能下降的影響開始在供給端體現。但申萬宏源認為,供給充裕仍是“主基調”,豬價短期反彈難以逆轉中期趨勢,且需求端對于漲價的接受程度理應不高,上游價格的上漲難以順利傳導。

向后展望,需求端相對弱勢,供給端壓力或只增不減,行業仍面臨虧損的壓力。預計后續產能調減延續,能繁母豬產能繼續趨勢性“緩步”下降。機會仍在于“產能持續去化”的演繹,產能去化帶來供給下降、豬價上行的預期仍在發酵。

短期內豬價反彈是前期產能下降的影響

申萬宏源解釋道,前期產能下降的影響開始在供給端體現。2022年末至2023年初冬季行的疫情對于母豬的生產效率形成了影響,母豬分娩率、產仔數和仔豬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仔豬出生數彼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從豬業分會的數據看,2023年1月、2月的仔豬出生量環比降幅分別為0.78%、2.95%。出欄體重下降,大豬存欄減少,供應短期階段性偏緊。

根據涌益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7月21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平均出欄體重為120.06公斤,環比繼續下降。

大豬(130kg以上)存欄占比明顯下降至4.32%。市場對于大豬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大豬價格明顯上漲。豬價上行背景下,養殖場戶壓欄惜售,主動增加出欄預期體重;同時,在對于后期豬價預期回暖的背景下,二次育肥情緒也明顯上升。

短期市場供給明顯減少。短時間看漲情緒下的上游供給下滑致使合適豬源明顯減少,屠宰量收豬難度明顯提升,被迫提升價格收豬。

豬價短期反彈難以逆轉長期價格趨勢

但申萬宏源指出,短期的壓欄和二次育肥實際上是延后當期供給的行為,本質上沒有改變供給的實際水平;且需求端對于漲價的接受程度理應不高,上游價格的上漲難以順利傳導

供給充裕仍是“主基調”,豬價短期反彈難以逆轉中期趨勢。前期能繁母豬存欄的絕對下降幅度不高,加之調減中母豬生產效率(PSY、MSY、存活率等)的提升,實際仔豬出生量降幅有限,商品豬供給或仍然充裕。

產能“緩步”去化中或有加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6月末全國能繁殖母豬4296萬頭,較2022年年末下降2.14%。母豬存欄單月降幅有限。

但去化的加速可能由三種因素共同主導:①養殖虧損時間長:前期持續的豬價低迷已經延續半年,養殖持續的虧損,且大概率在短期的豬價反彈、回落中延續虧損態勢;

②仔豬補欄旺季但需求低迷,價格低位震蕩。當前15kg仔豬的平均價格為460元/頭,基本上位于部分母豬場的成本線下方,養母豬外銷仔豬群體持續中度虧損。

③近期雨水等外部極端天氣較多,容易造成部分地區階段性疫情的散發。

向后展望,需求端相對弱勢,供給端壓力或只增不減,行業仍面臨虧損的壓力。預計后續產能調減延續,能繁母豬產能繼續趨勢性“緩步”下降。

機會仍在于“產能持續去化”的演繹,產能去化帶來供給下降、豬價上行的預期仍在發酵,行至當下,量增快、成本優的豬股定價模式已形成一定的市場共識。向后展望,企業的資金儲備與養殖成本差異有望得到進一步的定價。

關鍵詞:

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