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日,美國頂級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納米結構材料理論研究員西妮德·格里芬發表文章,為韓國團隊近期提出的“室溫常壓超導材料”提供了理論支持。格里芬使用了密度泛函理論和GGA+U方法進行計算,為超導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啟示。 據悉,這種潛在的超導材料被命名為“LK-99”,是由鉛磷灰石稍加變動的六方結構,引入了少量的銅,使其可以在127攝氏度以下表現出超導性。這個結果表明,如果之前關于帶的平坦性驅動超導性的假設是正確的,那么這個系統中存在著一個更加穩定(更高溫度)的超導相,甚至比已經建立的高溫超導體系統更穩定。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為理解銅取代磷酸鉛礦物中的超導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并為進一步研究這類材料的超導性質提供了動力。此消息發布后,美國超導股價在盤前已翻倍,截至發稿前,公司股價已經漲超至130%。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