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息縣:以“免申即享”開通惠企“直通車” 世界速讀


(資料圖)

大河網訊“免申即享”,即符合稱號類、考核認定類等條件的企業,免于申請、不需要報送審批材料,政府部門通過優化服務、信息共享等方式,讓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政策資金“送上門”。近日,息縣“免申即享”政策實施后,企業無需走繁瑣的流程,由“人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人”,一律實行資金直達,擊退了資金申報中的“攔路虎”,開通了惠企便民的“直通車”。

明確一個目標。即明確讓企業滿意的目標。“政策好不好,要看老鄉是哭還是笑”。2023年,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在縣委、縣政府的統籌部署下,秉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在產業集聚區進行充分調研,積極與企業對接,廣泛征求意見,充分了解企業需求。同時結合“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活動,時刻關注企業的需求,以企業滿意為工作目標,直面問題、迅速解決,竭盡所能地破除“中梗阻”,竭盡全力提升企業滿意度。

抓好兩個環節。強化組織領導。按照全縣統一安排部署,成立“免審即享”領導工作小組,落實“一把手”責任制,由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牽頭,各縣直相關部門協調聯動,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做好宣傳引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政務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息縣融媒體APP、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大廳、企業走訪等方式對“免申即享”的申請條件、申報流程、注意事項、惠企政策等廣泛宣傳。

把握三個關鍵。打通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根據上級政策要求及全縣實際情況,通過實地調研、民主評估、合理性審查等方式,以“繡花功夫”精準制定“免申即享”對策,從而確保政策切實可行、行之有效。做好平臺推送的“最后一公里”。強化部門聯動,畫好信息共享“同心圓”,推進人社、稅務、發改、工信等部門數據匯集,夯實數據支撐,努力做到“免申即享”惠企服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守好監管督導的“最難一公里”。為深入落實“免申即享”工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全縣嚴格規范“免申即享”業務流程,堅持政策兌現和行政審批的數據全程留痕,通過全過程民主監督,確保每一筆資金流向和路徑均可在線追溯。

據悉,截至目前,息縣兌現免審即享企業數量為1196個,兌現免審即享政策獎補資金為4.35萬元,減免退稅金額為6451.51萬元。(朱美惠 胡譯丹 黃乙玨)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