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秋天到,南瓜俏。走進綏陽縣旺草鎮下寺村的雷竹產業園,漫山遍野的南瓜藤蔓纏繞在一根根挺拔的雷竹枝干下,一個個色澤金黃、個大飽滿的蜜本南瓜“躲”在密密麻麻的藤葉叢中,村民們小心翼翼地將其“揪”出來裝進背簍,一背簍接一背簍地背往停靠在山腰的小貨車上。
綏陽縣寬闊水雷竹筍有機種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景強告訴記者,“現在種植這個蜜本南瓜有500余畝,我們從育苗、種植到收益,有幾個月的時間,現在有500余畝開始采摘,采摘一畝的產量大約在8,000斤左右,今天有十來個工人已經開始第一天的采摘,采摘的收益和效益,我們公司保底收購,5毛錢一斤,簽訂合同的,現在銷量不愁,是保底銷售,銷量不用擔心。預計大約在9月底能采摘完。”
今年55歲的村民羅宗模家就住在山腳下,前些年一直在外務工,現在家里有了孫子要照顧便選擇回鄉務農,平時在附近打零工掙點零花錢,多渠道就業讓他收入不少。
據了解,綏陽縣寬闊水雷竹筍有機種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11月,是集雷竹有機種植、雷竹筍產品加工與銷售、雷竹有機菌肥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種植企業。由于雷竹見效周期長,合作社便實行“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蔬菜等特色種植的立體農業。
綏陽縣寬闊水雷竹筍有機種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景強向記者介紹,“前期種植的時候我們已經用了有機肥種南瓜,相當于把土地松一遍,給這個竹筍也帶來長遠的發展,種這個竹筍和這個南瓜還有我們這個赤松茸紅頭竹蓀,就是以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這個方向來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旺草鎮以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山區特色、林區長效”的產業發展思路,探索產業發展管理模式,發展林下方竹、蜜本南瓜等10000余畝,2023年向上爭取項目資金170萬元,做好產業道路、廠房、機械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推進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旺草鎮副鎮長李德娟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我鎮以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山區特色、林區長效’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做好產業道路、廠房、機械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著力打造規范化、規模化林下產業示范基地,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下一步,我鎮將系統謀劃,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農產品附加值,努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綏陽融媒 記者:胡黎曦 潘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