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A股迎來兩大消息!

大盤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指數黃白分時線走勢分化,科技類題材股相對活躍。

盤面上,華為概念股持續活躍,捷榮技術、冠石科技、華映科技、創耀科技等超10股漲停。衛星導航概念股午后大漲,中英科技、華力創通、司南導航均20CM漲停。光刻機概念股開盤走強,聯合精密、張江高科、百川股份等漲停。減速器、機器人概念股震蕩反彈,威力傳動20CM漲停,光洋股份漲停。板塊方面,光刻機、衛星導航、華為概念、工業母機等板塊漲幅居前。

下跌方面,游戲、傳媒股集體調整,電魂網絡、中原傳媒跌超9%。傳媒、BC電池、手機游戲、煤炭等板塊跌幅居前。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600只個股上漲。


(資料圖)

截至收盤,滬指跌0.18%,深成指跌0.38%,創業板指跌0.35%。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6818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50億,成交金額自8月22日以來再度跌破7000億。滬深股通因香港黑色暴雨今日暫停交易。

科技股迎大消息催化

今日,市場短線情緒與指數再度形成一定程度的背離,科技股方向迎來了強勢修復,華為產業鏈概念在盤中反復活躍,并且賺錢效應也開始向機器人、無人駕駛等方向延伸。但另一方面,早盤三大指數延續震蕩回落的走勢,量能也是進一步萎縮。顯然,今日科技股的反彈并未能引發指數共振。

科技股的反彈,聚焦在天基互聯、北斗導航、半導體、光刻膠、3D玻璃等概念,這主要是受益于消費電子方面的兩大消息催化。

第一,華為旗艦新機型的開售與星閃連接技術。據財聯社報道,星閃連接技術集合了藍牙和WiFi等傳統無線技術的優勢,對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有強大助推作用。隨著華為下周還將舉行新品發布會,資金近期或許還將圍繞華為產業鏈延續博弈。

第二,消費電子有望直連衛星。中國移動近期攜手中興通訊、是德科技共同完成國內首次運營商NR-NTN低軌衛星實驗室模擬驗證,支持手機衛星寬帶業務。這驗證了手機等消費電子設備直接連接衛星的可能性。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也提到,落實《關于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增強北斗產業供給能力,打造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應用示范場景,提高北斗應用普及率,推動北斗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

不過,從中報層面出發,目前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需求仍未有明顯回暖,這也意味著半導體仍處于周期觸底狀態。不過,下半年是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傳統旺季,華為和蘋果等主流手機廠商都將發布新的旗艦機型,可能帶動半導體行業需求增加。

對于上游的半導體產業,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預計,2023年三季度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呈環比改善趨勢。人工智能技術進步有望催化新的需求,AIGC應用背后的大模型訓練將衍生出較大的算力需求增長,利好算力芯片以及存儲、數據芯片的快速擴張;消費電子下半年旺季也可能帶動上游需求。

機構抱團白馬股深跌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科技股受益于消息面催化迎來修復,但今日大盤整體表現不佳,部分白馬股再度跳水,成為拖累指數的“主力軍”。

其中,晶澳科技昨日大跌5%后今日再度跌2.53%%,盤中續刷近兩年來新低;邁瑞醫療早盤也一度走低,繼昨日后續刷近一年來新低。此外,還有一大批白馬股同樣走低,中國石油、陽光電源等跌超2%,中國海油、立訊精密等跌近2%。

拉長時間線來看,在A股市場震蕩筑底的過程中,機構抱團白馬股跌跌不休。

據統計,A股市場已有逾20只白馬股較此前高點跌幅超過70%,比較典型的有金龍魚、長春高新、中國中免等。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醫藥生物、新能源、電子、芯片、家電、零售等行業,其中醫藥生物、新能源板塊超跌白馬股數量最多。

對于白馬股近期持續低迷的走勢,深圳新里程總經理賴戌播認為,超跌白馬股都是曾經抱團大漲過的牛股,經過數月甚至數年下跌后,泡沫基本上已經釋放得差不多了。

不過,被機構抱團炒作過的白馬股跌到低位,是不是見底了不能依據跌幅來判斷。賴戌播認為,如果超跌白馬股業績迎來拐點回升,技術層面出現底部形態的止跌信號,后市可能迎來估值修復機會。若超跌白馬股業績變臉大幅下滑,筑底時間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對于后續的市場走勢,據證券日報報道,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目前,滬深兩市出現震蕩調整的走勢,市場在經過周一的大反彈之后再次陷入調整之中。市場的賺錢效應還不是很強,但很多優質的股票已經跌出了價值,白馬股行情有望逐步展開。對于做價值投資來說,在市場觸底的波動之中,要保持信心和耐心,通過持有優質股票或者優質基金來等待下一輪行情的到來。

后市如何演繹?

總覽今日市場,股市匯市雙雙承壓。匯率方面,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承壓下挫,雙雙創下2010年6月匯改以來的新低;股市方面,A股成交額今日進一步萎縮至7000億以下,多空雙方多輪博弈后,三大指數今日紛紛收跌,近期市場明顯弱勢。

往后看,匯率市場與A股分別將如何演繹?

匯率方面,近期,離岸人民幣匯率圍繞7.35關口反復拉扯,調整壓力加大,這背后一邊是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帶來的被動貶值,另一邊是國內穩增長政策效應仍待顯現。

不過,對于人民幣后續走勢,證券時報今日頭版刊文評論稱,“憑借著經濟基本面逐步修復的對沖,可以對人民幣匯率多一點信心和從容。”多數機構也給出了“短期承壓,長期走弱概率不大”的預測。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短期維度來看,降息后人民幣匯率波動彈性可能漸進打開,但中期維度,匯率能否實現內生性穩定的關鍵在經濟基本面和美元。內部看,華創宏觀周度WEI指數顯示經濟已在磨底中,二季度經濟回踩基本結束,PMI已經觸底;外部看,美國加息接近尾聲,美元已在強弩之末(年度視角)。綜合內外而言,匯率中期具備內生性穩定的強基礎。

A股方面,對于后市走向,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認為,現在可以比較明確的說,邊際改善將會逐漸開始發揮作用,最終扭轉A股趨勢,將會使得A股終于回到上行周期,再沒有能夠阻礙A股回到上行周期的負面變量。當前,A股面臨著基本面、資金面和政策面全面改善。

首先,基本面角度,七月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已經出現拐點,需求將逐漸進入擴張趨勢,需求回到上行周期。加上當前利率下行的一些負面變量在邊際改善,因此,三季度盈利將明確出現拐點。

第二,政策面角度,政策不斷發力,且力度比預想的力度要更大,這個時候就沒有任何理由去悲觀了。一方面是確認政策拐點和基本面拐點,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扭轉市場悲觀預期。

第三,資金面角度全面改善。八月份,由于外資流出規模較大,把一部分內資也往下帶出去了。目前來看,九月份,造成外資大幅流出的關鍵原因都出現了扭轉,四季度甚至可能重新回到流入趨勢。之前資本市場是一個凈流出的狀態,在九月份開始將會逐漸轉為凈流入,并且逐漸加速。

張夏強調,此次調整完之后,未來主攻方向可以總結為八個字,業績為王,回歸主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