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下足“繡花”功夫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
(相關資料圖)
在西湖區金源社區,電動車停放問題曾是困擾小區業主的一塊“心病”。由于沒有電動車停車棚,業主時常將電動車停放在家中或樓道內,不僅容易產生糾紛,還存在安全隱患。為改變現狀,金源社區組織召開“紅色物業”聯席會議,并積極推進電動車車棚建設,很快就解決了這一“老大難”問題。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要不間斷瞄準基層,在提升精細化水平上下功夫。今年以來,我市民政系統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方面下足“繡花功”,創新基層群眾自治,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看得見的改變,摸得著的幸福”。
打造省級“幸福社區”106個
“大家對社區有什么意見,個人有什么訴求,都可以敞開說。”近日,在新建區北林社區悅林小區,一場“板凳庭院會”正在進行,北林社區“兩委”干部、黨員、居民代表搬來小板凳圍坐在一起,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針對社區文明創建、基礎設施建設等發表意見建議。
北林社區黨委書記熊丹時而在本子上認真記錄,時而解答大家的問題。熊丹告訴記者,“板凳庭院會”堅持從居民的痛點難點出發,將居民議事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引導大家從“過路人”到“當家人”、從“共建者”到“共享者”轉變。
為打造群眾滿意的“幸福社區”,我市制定了《南昌市協商民主工作導引》,建立村級議事協商目錄,規范議事協商流程,推進協商成果轉化,全面推廣西湖區“幸福圓桌會”經驗做法。同時,穩步推進進順村、店前村、上羅村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實驗試點,打造了上羅村“古井夜話”、店前村“火盆會”“板凳會”“涼亭會”、進順村“小康茶話會”等一批議事協商品牌,建設了“圍合管理”“助學基金”“老年食堂”等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實事工程。此外,積極探索建立多方代表、開放包容的居民自管自治新模式,充分發揮民情懇談會、民情理事會等基層自治組織作用,將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重構了市、區、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棟7個層級治理體系,打造省級“幸福社區”106個,占全省創建總數的四分之一。
開創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我在日常走訪中發現轄區一名困境兒童,他叫涂偉漢(化名),經了解,小涂幼年時父親就去世,母親遠嫁,一直和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就讀初三,成績一直徘徊不前,因屬于政策邊緣情況,小涂未享受低保待遇。”青云譜區小紅星社工服務中心社工鄧莉說,經過她半年的協調溝通,通過匯聚“紅色創投基金”、省市福彩公益金等多方資源,按“政府兜底+基金幫扶+志愿者服務”的模式,幫助涂偉漢及家庭解決了實際困難,實現了困難群眾救助由物質救助向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和社會融入等多維救助轉變。今年7月,涂偉漢成功考入南昌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青云譜區是全國首批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去年以來,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或‘公益創投’等形式,培育社會組織發展,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取得了較好成效。”青云譜區民政事務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胡妍華說,青云譜區緊緊圍繞社會治理改革創新,設立了300萬元的“紅色創投基金”,從體制機制、運行模式、資金管理、項目實施等多個維度進行頂層設計。把區財政保障的300萬元“紅色創投基金”作為“種子基金”,重點支持30個黨群服務和社會治理項目,有效撬動基層服務群眾經費中的沉淀資金400萬余元,開創了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青云譜區通過探索“紅色創投基金”模式,把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形成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南昌模式”。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專業作用,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和質量,全面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兩個覆蓋”,對全市819家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情況、黨員數量、工青婦組織及人數情況進行梳理。同時,按照“先易后難、能快則快、民政帶頭”的原則,推進“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整治,上半年完成注銷2家、給予撤銷處罰的23家。積極“陪伴成長·社會組織助力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召開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對接會,累計發布招聘信息22期,提供崗位1200多個。堅持“以評強基”,24家社會組織獲得等級評定。截至目前,市本級社會組織2022年度檢查和年度報告工作,已完成353家。
全市共有持證社工4753人
日前,紅谷灘區民政局聯合區婦聯、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禮敬八一,助童遠航”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紅色研學活動,邀請來自厚田鄉的13名農村留守兒童走進南昌艦。
“1954年10月25日,人民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成立……”工作人員為孩子們詳細講解我國海軍的發展史和成就,隨后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走過甲板、炮臺、瞭望臺、駕駛艙、水兵艙、艦模展示區等區域,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海軍一線戰士的生活和工作場景。
如今,在南昌,社會工作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他們用專業的服務幫人們擺脫困境,用愛心驅除陰霾、溫暖人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社工機構60家,持證社工4753人。
為進一步完善基層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社會工作的作用,促進社會工作者地位得到普遍認可,市民政局投入60萬元,發起“螢火聯動”鄉鎮(街道)社工站助力項目,委托第三方承接機構發起“‘螢火聯動’鄉鎮(街道)社工站助力項目”,面向在南昌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有關高校招募在校碩士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赴南昌市相關縣(區)鄉鎮(街道)社工站點,開展鄉鎮(街道)社工站助力項目。通過“一站一組、一組一課、一課一果”,全力提升基層社工服務的專業性和廣泛性。(全媒體記者陳明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