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解讀】風電板塊活躍,海力風電盤中漲超6%,機構提示高確定性!
(資料圖片)
7月3日午后,風力概念活躍,海力風電(301155.SZ)漲超6%。
電力板塊是近期A股熱點。6月27日,《國是直通車》刊文《極端高溫持續,用電量破紀錄!電力保供迎戰“尖峰時刻”》,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在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約8000萬千瓦。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該負責人稱,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主要是南方、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存在電力缺口。”
風電方面,消息面上:
近期廣東省2023年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啟動。6月13日,福建發改委發布2023年海上風電市場化競爭配置公告。
興業證券認為,2021-2022年招標高增奠定23年開工及并網高景氣度,中長期風電需求不斷調增,風電行業景氣度確定性好。
海力風電主營業務是風電設備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塔筒、樁基及導管架等,產品涵蓋2MW至5MW等市場主流規格產品以及6.45MW、8MW等大功率等級產品。
中信證券稱,海力風電是國內海上風電塔筒和樁基龍頭,公司近年來聚焦海風發展,憑借技術工藝、產品質量等多方面優勢深度綁定下游核心客戶。2022年起國內海風市場逐步開啟平價,招投標市場率先回暖,2023年我國風電裝機增長有望明顯加速。公司卡位江蘇,開啟全國化布局,自有碼頭資源優勢推動公司產能快速釋放,我們預計2024年公司塔筒+樁基產能將突破140萬噸。同時公司積極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先后布局海上風場運營和安裝施工環節,形成設備制造、新能源開發以及施工運維三大板塊并驅的業務形態,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海力風電業績承壓。實現營業收入為16.33億元,同比減少70.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5億元,同比減少81.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900.99萬元,同比減少95.57%。
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01億元,同比增長226.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09.87萬元,同比增長7.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6899.79萬元。有所回暖。
來源:泡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