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天臺縣首屆博物館講解員技能大賽在天臺縣博物館成功舉辦。前期通過初賽選拔,共有20位選手進入了決賽,這些選手由全縣各民營博物館、鄉村博物館選送,還包括了部分景區景點講解員和博物館志愿講解員。經過自選主題講解、文博知識筆試、現場展廳講解三個環節的比拼,最終,決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若干名。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館與文物處處長許常豐、天臺縣副縣長姚峰和三家主辦單位的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發了榮譽證書。
— 獲獎名單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等獎(1名)
陳燕華
二等獎(2名)
陳天寧、陳靜
三等獎(5名)
陳麗萍、王賽珠、朱啟迪、俞恬恬、蔣夢雅
優秀獎(9名)
鄭勝男、范衛干、黃玉祥、范銀燕、丁蘭英、周子穎、徐曉青、陳桂平、陳諾
賽事回顧
本次大賽由天臺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天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天臺縣總工會共同舉辦,天臺縣博物館承辦。前期在全縣開展了博物館講解員專題培訓,普及了全縣文博場館以及博物館相關知識,還特地邀請了專家對參賽技巧進行了培訓。五月底,大賽報名啟動后,收到了三十位選手的報名,經過視頻初賽,選出20位選手進入決賽。
評委代表宣誓
選手代表宣誓
決賽共分三個環節,選手在一天時間內,需要完成自選主題講解、筆試、現場展廳講解的內容,最后按照總分進行排名。這次比賽70%以上的選手都是首次參加比賽,因此對于他們的挑戰難度還是挺大的。
自選主題環節回顧
在自選主題講解環節,選手可以自選一件博物館中的文物進行5分鐘的講解,評委對選手的表現進行打分,滿分50分,時間不足4:30或者超過5:10則要被扣分。講解過程中,選手們對博物館的文物進行詳細地解讀,對文物背后的故事進行深入地挖掘,并把文物的內涵、文化和對當代社會的意義價值都進行了剖析。講解過程中各位選手落落大方、娓娓道來,各有風格,引得現場掌聲陣陣。
選手風采▼
筆試環節
展廳講解環節
展廳講解環節,選手通過抽簽隨機在博物館六大展廳內現場進行3分鐘的講解。本著大眾參與的原則,這個環節在社會公開征集了25位大眾評審,加上5位專業評審,用小組講解,點贊評審的方式計分。抽中同一展廳的選手按照抽簽的先后順序進行講解,講完后大眾評審根據選手表現進行投票:喜歡選手的講解則舉起手中的大拇指牌,不喜歡的則保留自己的大拇指。這個環節互動性很強,其中一位評審就說了:“我喜歡那個選手,因為她講的內容我聽得進去,所以我就給她投票了。”
選手風采▼
助力文化申遺,講好文物故事
博物館未來,更精彩
1
選手感言
民俗博物館鄭勝男:“第一次參加比賽,本著重在參與的想法,一步步走到進入決賽,再到能夠站在舞臺上完成比賽,這對于我來說就是勝利了。一個月的準備,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和鼓勵,受益匪淺。感謝這個平臺給予的機會,讓我認識了一大群這么多可愛優秀的人,繼續向優秀的同行學習。雖然我的手到比賽結束很久后都還在抖,但是我深知每一次登臺都是一次歷練和成長,加油!
2
評委總結
評委1:作為首屆博物館講解員大賽,賽事組織得很充分,整體賽事很有序,選手講解角度很新穎,將文物故事挖掘得很深。同時,比賽的評審方式也很新穎,有大眾參與感,不僅有專業評委還考慮到了普通觀眾的喜好,整體賽事水平很高,值得點贊!
評委2:大賽不僅是宣傳展示平臺,更是交流學習的課堂。我們從選手身上看到了很多閃光點,看得出來他們作了精心地準備。這是天臺縣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體現,通過講好文物故事,讓博物館活起來。
3
大眾評審點評
大眾評審紫晶:非常榮幸成為了大眾評審團的一員,既學習了博物館里的文物知識,又聽到了選手精彩的講解。參加了活動后,讓我這個50后都忍不住想參加比賽了!
大眾評審靜靜:我是特意從杭州趕過來觀摩的,從上午的比賽開始就一直在現場,非常享受這場比賽。作為一名在講解一線工作了6年的我來說,還是第一次以大眾評審的身份參與比賽。站在觀眾的角度來看這場比賽,我覺得對于選手來說,此次講解員大賽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大家可以盡情地展示自我,更可以補足差距,認識不足,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賽場的經驗。一名優秀的講解員的成長之路應該是很長的,如果你想給觀眾一碗水,自己就得要儲備一桶水,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始終是硬道理。(后小編了解到朱靜靜是杭州靈山風情小鎮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接待部經理,曾是浙江良渚博物院的金牌講解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