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操盤無非就是三個過程:吸籌——拉升——出貨。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必須得分清楚股票正處于哪個階段。
主力吸籌是指在股市中主力(主力或大戶)介入某一個股,一段時間內不斷買入(建倉或加倉)的行為,那這種行為有何特點?如何識別?
一、如何發現主力在吸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無意暴露試盤動作
股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逐步開始有主力開始吃進。吃進的籌碼第一步是用來砸盤的,主力利用大勢不好的機會,不斷拋售初期吃進的少許籌碼。
通常借助大盤大跌的機會,主動性拋售幾筆大單能夠誘使盤中殺跌資金恐慌出現,終于股票價格跌到主力看好的價格位置,再橫盤吃進一部分籌碼,當盤中浮籌不夠的時候,主力還會拉高股價到一個新臺階繼續吃進。
2.震蕩走高型股票
價格連續砸低后,主力重新吸籌,它會改變一只個股的多空力量,股價會在主力的積極性買盤的推動下,不知不覺慢慢走高。
但,這個時候,大勢并不穩定,因此,主力一般會努力控制股票價格在一個固定的區域來回震蕩,并形成一個波段高低運行區域,盤中短線資金自以為找到主力破綻,于是加強高拋低吸。
突然,有一天股價沖過箱體繼續上行,如果主力倉位籌碼不夠,則會繼續少量籌碼迅速將股價打壓下來,一直到建倉完畢才會真正突破上漲,這個震蕩區域越長,就說明主力吸籌越多,后期上漲空間也越大,持續時間也越長。
3.主力吸籌拉升前必先震蕩洗盤
一只個股底部區域表現出來的窄幅橫盤的箱體,可以認為是主力吸籌留下的形態,而且這個主力肯定是有計劃,有步驟的。
二、吸籌的表現形式
1、股價處于低位:縮量突然放量,甚至漲停。隨后幾天會震蕩打壓,成交量也表現萎縮;
2、股價處于上升期(20%的漲幅),這時莊家可能會放量打壓,甚至跌破所有均線,嚇跑跟風盤,隨后2到3天收回20日線,開啟第二輪的拉升;
3、股價處于中高位(50%的漲幅),這時股價成交量會放大,也是散戶最難識別的,可能是莊家收集的籌碼自己對打,也可能是繼續看好后市,進一步收集籌碼,繼續下一步的拉升,作為我自己而言,股價處于高位時,一般不介入。
三、對十大股東情況判斷:
如果在十大股東中有券商或是基金,他們很可能就是該股的主力。如果券商或基金的持倉量很大,券商有幾個營業部同時上榜,或同一基金管理公司的幾只基金同時上榜,或同一地區的幾個機構同時上榜,或同一個集團系的幾個機構同時上榜,這只股票中肯定有主力。
從人均持股量判斷:
一般情況下,人均2000股以下為弱莊或無莊,人均2000股—4000股為強莊,人均10000股以上為極強莊。在人均2000股—4000股時介入最好,這時股價剛剛拉升,后市上漲空間大。如果人均持股量過高,該股的升幅往往已很大,主力有隨時變現出貨的可能。
從股東人數變化趨勢判斷:
如果該股股東人數變少,說明有人在收集,可介入。反之,則說明有人在不斷派發,介入時要謹慎。
從成交龍虎榜判斷:
如果某只股票在升幅超過7%時,某券商有幾家營業部同時上榜或上榜時所占的成交量比例很高,則說明該股的主力正處于強勢拉升中。
以上幾點要進行綜合考慮,1—3點的時效性很強,請小心應用。當判斷該股為莊股后,應在主力未出貨前找機會介入,可一路持有或波段操作,發現主力出貨時應果斷離場。
重要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僅出于傳播財學資訊的目的,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