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一線調研|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如何破題?佛山“跨界共創”彰顯“真功夫” 微資訊

財聯社5月17日訊(記者 徐學成)“一臺簡單的工業機器人,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隨便添置幾臺就是百萬級的投入。對于我們這樣的小廠來說,實在是不劃算。”在財聯社記者此前的調研中,曾有不少中小企業主這樣表達他們對“數字化轉型”的困惑。中小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在一些傳統制造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占比較高的城市,政府在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也頻頻遇到這樣的困擾。

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該如何破題?日前,財聯社記者在佛山調研時了解到,截至今年一季度,佛山超過44%的規上工業企業已實施“數改智轉”。在傳統制造業占達6成的佛山,這樣的成績單堪稱不易。佛山通過政策導向、配套支持鼓勵龍頭企業組建起上、下游企業可相互銜接,大中小企業可協同互補的集群生產生態圈,有力促進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這種“政府+服務商+企業”跨界共創的模式,為制造業城市破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范本。


(資料圖)

逾4成規上工業企業已實施數字化轉型

在海天味業生產車間,從一顆黃豆進廠到制成醬油成品,基本不需人工干預,單條自動化生產線每小時能生產5.2萬瓶醬油。財聯社記者了解到,近三年,海天味業已累計投入超10億元資金實施數字化改造,已實現內部綜合效率提升50%、人均產值提升62%、綜合能耗降低30%。

在美的微波爐順德工廠內,載有生產物料的AGV小車在黑燈廠房內自如穿梭。在一尊尊機器人“經手”后,逐一完成組裝、焊接、抽真空、裝配檢測等流程,并相繼被送上總裝產線,短短8秒鐘之后,一臺微波爐就此誕生。這樣的微波爐產品,這家工廠每年可以創造約4800萬臺。

(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內展示的機器人 受訪者供圖)

數據顯示,2022年,佛山全市共計生產工業機器人3.2萬臺左右,占全國比重約7%。同年,國內首條生產重載機器人的全自動化產線在庫卡(順德)智能制造科技園建成投產。截至當年年底,園區累計生產機器人已超過5萬臺,累計產值在78億元以上。

工業機器人需求爆發的背后,是佛山制造業領域正在掀起的數字化浪潮。記者從佛山方面獲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打造出了48家示范工廠、146個示范車間、百余個標桿項目,超過40%的規上工業企業已實施“數改智轉”,佛山也成為全國8家、全省2家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城市之一。根據相關規劃,佛山將力爭到2023年底新增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5個、55%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

大批量人工和舊設備“走”下產線,一批批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上馬”,看似簡單的“替換”背后,卻是生產效率和企業利潤的同步提升。

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啟動建設工業互聯網以來,美的在數字化轉型領域已累計投入超過170億元。而作為回報,其營收與凈利潤也分別增長了150%和333%。維尚家具在應用數字化后,其生產效率提升為傳統模式的8-10倍;材料利用率高達93%,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8個百分點;出錯率在1%以下,遠低于行業5%-8%的平均水平;年資金周轉率超過10次,遠高于傳統同行2-3次。

以“跨界共創”破題傳統制造業轉型

(維尚家具數字化家居共生生態系統展示 受訪者供圖)

效率提升了,利潤增長了,企業何樂而不為?但這道“題”遠非想象中簡單。一位家具廠的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即表示,“我一個廠一年的利潤也就百來萬,這還是在訂單穩定的情況下。但改造產線前期的一次性投入就是百萬級,資金壓力很大。以往行情不好的時候,我少招一些工人就行,但上了機器后,我怎么處理?”

這位負責人的“困惑”頗具代表性。正如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工信部工信智庫聯盟副理事長石勇所言,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問題。對于傳統制造業占比高、中小企業數量多的城市來說,數字化轉型顯然是一道難題,佛山亦是如此。但縱觀近年來的表現,佛山在這門“功課”上顯然已經交出了一份頗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佛山是如何“破題”的?

財聯社記者在此次調研中了解到,為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率,《佛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未來3年將投入100億元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此外,佛山已設立了總規模300億元的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并在全國首創的“數字貸”等新型融資產品。截至2023年3月底,佛山“數字貸”已累計向企業授信金額約60億元,放款金額超30億元,受惠企業多達600家。

除“真金白銀”促轉型之外,佛山獨創的產業集群式數字化轉型模式同樣值得參考和借鑒。

如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的效能,從集群角度規劃轉型,成為壓縮轉型成本、提升轉型成效的良策。目前,佛山依托產業集聚度較高的紡織印染等特色園區搭建了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企業“組團式”數字化轉型,助力參與企業年產值平均提升15%,能耗平均下降近30%。

其中,由產業鏈“鏈主”作為搭建平臺的主體,是一個重要特征。記者了解到,維尚家具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S2b2C”產業賦能模式,建設了面向全國五萬億級家裝市場的行業互聯網平臺——HOMKOO整裝云平臺,對供應鏈、業務鏈等進行了深度融合。此外,由美的孵化的美云智數也將家電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拉攏在一起,通過產銷存信息共享帶動近萬家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聯動,使訂單交期縮短一半、庫存降低約90%,整體制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通過平臺,行業以集群規模邁向數字化。

這種由“政府+服務商+企業”跨界共創的模式,為佛山加快完善工業互聯網,搭建完整的企業轉型生態圈,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強化標桿示范,突出“鏈主”帶動和促進集群聯合,是佛山精準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的“解題秘笈”,也是制造業城市推進數字化轉型可供參考的范本。

關鍵詞: